副猪
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有何特点? 1、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目前,在不同的畜群中混养猪,或在猪群中引入新饲养的种猪时,副嗜血杆菌的存在是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全身性疾病。 2、 各种应激因素可诱发和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如气温突变、空气污染严重、通风不良、寒冷潮湿,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饲料质量差,长途运输等,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发病猪和病原菌携带猪是本病的重要储存宿主,通常在健康猪和感染猪外呼吸道均可分离到病菌,但在肺脏仅可从感染猪分离到病菌,发病通常发生在感染了其他呼吸道病菌后的机会性感染,不同的菌株间毒力有差异。患病动物可从鼻汁等分泌物中大量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 3、 本菌作为继发性病原菌,常在蓝耳病病毒、原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毒及猪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发生继发感染,甚至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杠菌、巴氏杆菌、
链球菌等混合感染,至使病情复杂化,增大死亡率,导致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 在猪群中存在猪蓝耳病感染时,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会增加,由副猪嗜血杆菌导致的死亡率也大幅增加,副猪嗜血杆菌的防制取决于猪群中猪蓝耳病的稳定化程度。 5、 主要危害2周龄到4周龄的猪只,特别是断奶前后和保育期的猪发病为多。通常见于4-8周龄的猪,也就是母源抗体基本上消失的时候,发病率一般在10%——15%,病死率为50%——90%不等(初次发病的猪场,或与其他疫病如蓝耳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由于母源抗体可以保护仔猪,因而应尽量让仔猪吃到初乳。有试验证明:有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只有大剂量(>10的9次方个细菌)攻击时才可感染,而无母源抗体保护的仔猪即使只有10的2次方个细菌也可引发感染。 6、 本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呈地方性流行。德国主要流行血清型4、5,美国、加拿大等主要流行血清型5、4、2、7、13,澳大利亚主要流行血清型5、10、13、9,我国当前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为4,5,12,13型。冬春和秋冬季气候变化明显、饲养环境恶劣时常与其他多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 7、 化脓性鼻炎与副猪嗜血杆菌有关联;一些最新的报道指出,副猪嗜血杆菌可能是引起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的原发性因素; 8、 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只在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PRRS因感染本病而加剧临床表现;近年来,发现与支原体、PRRS、流感、伪狂犬、链球菌、呼吸道冠状病毒一起流行,是引起断奶仔猪高死亡率、高淘汰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头孢噻呋是半合成的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有广谱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包括产内酰胺酶菌株均有效。敏感菌有巴斯德氏菌,放线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强,对链球菌的活性也比喹诺酮类抗菌药强。曾从牛呼吸道疾病病料中分离出病原菌,经测试其M1C90分别为:容血性巴斯德氏菌≤0.06(0.03~0.13),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06(0.03~0.25),昏睡嗜血杆菌(≤0.06(0.03~0.13),属高度敏感。支气管炎博得特氏菌对本品耐药。对猪病原菌的MIC90分别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0.03,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03,多杀性巴斯德氏菌≤0.03和霍乱沙门氏菌≤01.0,鼠伤寒沙门氏菌2.0,大肠杆菌1.0。用途:本品用于防治下列敏感菌所制的牛,马,猪犬及一日龄初鸡的疾患。
牛——主要用于溶血性巴斯德氏菌,多杀性巴斯德氏菌与昏睡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病(运输热,肺炎)。对化脓棒状杆菌等呼吸道感染也有效。
猪——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斯德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与猪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病(猪细菌性肺炎)
马——主用于兽医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对巴斯德氏菌,马链球菌,变形杆菌,摩拉菌等呼吸道感染也有效。
犬——用于大肠杆菌与奇异变形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
一日龄出鸡——防治与出鸡早期死亡有关的大肠杆菌病。
至于银黄提取物,是中草药,也是辅助抗感染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