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名词。指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
七冲门:[qī chōng mén]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腑即为“府”,有聚、藏货之义,可知府为库府之义,是人体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的器官。《黄帝内经》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这里所谓的“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等,均是说明水谷在体内不能久留,即六腑是以通畅为用的。
我们都知道,消化吸收食物需要一个过程。饮食物从口进入消化道以后,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旅程,其间要经过重重关口。而中医由于曾经一段时间解剖学的发展,对人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中医通过解剖,发现了有七道门坎,《难经》称为“七冲门”。“冲”即要冲的意思。其具体的部位是:飞门,指口唇,像门扇一样自由开合。户门,指牙齿,食物入口,必经牙齿之咀嚼。吸门,指会厌(咽),是食管与气管的相会处。贲门,胃之上口。幽门,太仓下口,即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阑门,指小肠下口和大肠上口相接之处。魄门,下极为魄门,下极也就是消化道的末端——肛门。食物在“七冲门”走一遍,便完成了人体消化吸收和糟粕排泄的全过程。这七个重要关口,是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排出体外必须经过的通道。
七液,指人的心液、肝液、脾液、肺液、肾液、气液、血液。肝液指泪,心液指汗,脾液指涎,肺液指涕,肾液指唾
七门是指:天门、地门、中门、前门,后门,楼门,房门。这些门分别代表人身上某些部位。
七功,指内丹修炼的七段功夫。第一,救益补护之功。第二,流戊就己之功。第三,添油接命之功。第五,火炽既济之功。第六,胎成沐浴之功。第七,温养乳哺之功。此功完成,即表示生道合一。
七宝:《太上老君日用妙经》:人身之精、血、气(表示先天之气的那个字)、髓、脑、肾、心,“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道枢·血脉篇》:“身有七宝,亦知之乎?或曰何也,曰津、水、唾、血、神、气、精也。”《修真十要·杂著捷径》卷二《西岳窦先生修真指南》“七宝者:神、气、脉、精、血、唾、水也。”
七昧之术,指使五官、手足、意念清静的修炼方法。七昧,指目昧、耳昧、口昧、鼻昧、手昧、足昧、心昧。目昧不明、耳昧不聪、口昧不爽、鼻昧不通、手昧不固、足昧不正、心昧不真。目不昧则明、耳不昧则聪、口不昧则爽、鼻不昧则通、手不昧则固、足不昧则正、心不昧则真。“是知七昧其要在一,一之稍昧,六昧俱塞,则一身不治,近于死也。”
七冲门,指人体的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七个重要部位。飞门为唇,户门为齿,吸门为会厌,贲门为胃 (上口),幽门为太仓(胃)下口,阑门为大小肠会,魄门为下极 。
中医认为,饮食物在其消化排泄过程中,要通过七个关键部位,称为“七冲门”《难经·四十四难》说:“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其中,“会厌”指咽腔
“太仓”为胃
“魄门”即肛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