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如果官员在丁忧期间,有嫁娶、生子、分家、作乐等行为,都被视为不孝,也是会受到弹劾的。现代社会,很多人们将守孝时间缩短,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讳子女寻欢作乐。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带绿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生死在人间是一个大事,当家里有老人去世的话,需要避免做一些禁忌的事情。
第一:不要去触摸老人的身体
很多家里人,在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会变得异常激动,这时候容易扑倒床前去痛哭,其实这是不好的。在得知老人去世之后,在8-16小时内是不可以触碰老人的身体的,这时候老人的神识在脱离身体,如果去触碰,容易让老人感觉到痛苦。
第二:不要大哭特哭,失去正常判断力
有些人在老人去世之后,容易情绪激动大哭特哭,其实这时候会扰乱整个人正常的判断力,当然对老人也是不好的。在老人去世之后,房子里面应该尽可能保持寂静,学会和老人告别,让老人对在世的人放宽心,安心到另一世界。千万不要哭诉老人不要离去,这样只会增添老人的痛苦。
第三:老人去世需要守孝
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之后,家里人需要守孝。守孝的期间内,不要到处串门,不要穿着鲜亮的衣服,也不要去娱乐场所玩乐。在守孝的期间,不要选择杀生,可以去放生鱼,这对于去世的老人有着比做法事还要好的效果。
第四:不要剃头发
在老人去世的时候,不要去剃头发,也不要叫孕妇来参加,更不要在近期举办喜事。当然,也有些家庭说是可以办喜事,算是一个冲喜的。其实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现象。不必定太过于悲伤,也不要一直沉浸在里面。
对于老人刚过世,其实民间流传的习俗各地方还是不大一样的。而且老人过世之后,选择的衣服也需要特定。逝者的衣服是忌讳缎子面料做的衣服,棺木也是忌讳使用柳木的,相传柳树不结耔,这个是会绝后的。对于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等喜事也不要去参加。
中国传统家中老人去世有丧服、停灵、出殡等讲究。
1、丧服:死者一般都穿蓝裤、白布衫。人们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布用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生活用品,都将焚烧掉,不能遗留。
2、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对死者进行告别,但有些区域根据死者的生辰,让当地的“先生”选适合的日期进行追悼会。
3、出殡: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现在随着殡葬改革均按火化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人坛罐或骨灰盒中,一般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出殡的程序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
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演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