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应节食品最为出名的就是巧果,巧果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和蜜,款式非常多,基本上都是油炸物。因为羡慕织女的心灵手巧,所以妇女们又把这些食物叫做巧果,希望自己也能变得更加灵巧。七夕节传统应节食物还有江米条,江米条是老南京人特有的乞巧美食,主要是将糯米粉和豆粉加清酒和成面团,然后放入锅里蒸熟,再将蒸好的面团捶打,等到捶打好的面团变干之后,用刀切成面条,放入油锅炸熟。炸好的江米条,沥干油后,抹上糖浆就可以食用了。还有蚕豆,是福州地区七夕节的传统美食,在福州地区有分豆结缘的习俗。这天,邻里朋友之间相互赠送蚕豆,并在月色下吃蚕豆聊天以做结缘纪念,吃完蚕豆之后就不会吵架,之前的积怨也随之烟消云散。
七夕节在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所以民间的习俗和传统美食也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哪种食物,哪种风俗,都代表着人们对于牛郎织女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于织女心灵手巧的仰慕。
1、吃巧果:七夕节应节食品中,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其实并不是水果,而是七夕节必备的点心。这些巧果,大概起源于宋代。还有的人用面做饼,称之为巧饼,流行于福建邵武地区。谚语说七夕吃过巧锅,能使人巧。
2、巧酥:在七夕节期间,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3、索饼:索饼是以前人们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索饼是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长得很像我们中国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麦和米粉和在一起,拧成绳子一样的细长状,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4、吃鸡:为了希望牛郎织女能过上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在浙江金华一带,七夕节当天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5、食五子: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6、巧芽面: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做成豆芽汤,最后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7、吃饺子:在很多地区在七夕节当天都会吃饺子,人们在包饺子的时候,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如果吃到铜钱的话就代表很有福气;如果是吃到针的话就代表心灵手巧;如果吃到枣子就代表能够早婚,收获美满的婚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