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曾做过一项实验,他将一群小朋友带进实验室中,每一个人发一颗棉花糖,并且表示自己要先离开,如果15分钟后他们没有吃掉这颗棉花糖,就可以有“多一颗”的奖赏,小朋友们有些忍不住直接吃掉,但也有小朋友为了“另一颗棉花糖”而忍住;而Walter Mischel经过几年后又找来了同一批小朋友追踪发现,当时忍住不吃的“延迟享乐”小朋友们,在课业、健康,甚至是工作上的表现都比一般小朋友优秀,抗压性高、社交能力也比较好。
而许多已经长大的成人,如果拥有“延迟享乐”的个性,就会在一般的饮食中显现出来,例如在一整盘的生于片中,有着自己最爱吃的鱼类,就算冒着可能吃饱或是被其他人吃掉的风险,也会将它留到最后才吃,因为在最后吃到自己最爱的食物时,心中的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
把想吃食物留到最后的人就是心理学中的“延迟享乐主义者”,这里头代表的性格特质对未来太重要了
对于许多人来说,“延迟享乐”这样的行为也有种牺牲的感觉,例如久久一次存钱出国玩个痛快,会比在国内旅游更有满足感,而这些拥有延迟享乐个性的人们,往往比一般人有着更多的耐心跟毅力,也会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目标积极追求。一起将这些令人惊奇的特质分享给大家看看,或许你也拥有这样的个性却从来没发现喔!
我们把“有好吃的先吃”的人称为前者,把“好吃的最后吃”的人称为后者,根据这种现象,我做三种分析:一、前者是乐观派,因为他吃的每一次,都是他所拥有的食物当中最好吃的那个。后者是悲观派,因为他吃的每一次食物都是他所拥有的食物当中最不好吃的那个(好吃的总在后面)。
二、前者是消极生活方式,因为他先吃了最好吃的,若继续吃下去,会越吃越不好吃,迎来的都是失望。而后者是积极生活方式,因为他在吃的过程中会越吃越好吃,直到最后吃到那个最好吃的。他在过程中迎来的都是希望。
三、前者是即时满足,有了最好的一定要马上就吃,这种方式在乎当下感受。后者是延迟满足,把最好的满足往后延迟,更加注重未来成就。
以上三种分析仅仅是面对具体现象,并非一概而论。
有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高兴的时候可以延迟满足,选择最后吃那个最好的;而伤心沮丧的时候可能就会及时满足,先吃最好吃的。
我们了解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之后,就可以影响我们自己的行为,根据我们自己的目标去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
今天中午在吃饭时,发现自己习惯性地把盘子里的素菜先吃了,把肉菜留到最后吃。吃到最后时,我觉得应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习惯,我便随口问了一下坐在对面的舍友,问他为什么把那块鸡肉留在最后吃,他会心一笑说是:舍不得。
回到宿舍后,我又一次谈起了这个话题,我的上铺说他也有这种习惯。他说:每次吃盖饭的时候都是刚开始先吃米饭多一点,看米饭吃的差不多了再吃菜。他说这样做的原因是害怕先吃菜的话到最后只能干吃白大米了,那样吃的太没心劲了。
小说《围城》里有这么一段,说是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先挑好的吃,一种人把好吃的留在最后吃。按照常理来讲,第一种人应该乐观一些,因为他吃的每一颗葡萄都是所剩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一些,因为他吃的每一颗葡萄都是所剩下的葡萄里最坏的。然而事实却是截然相反,因为后者还有盼头,前者只剩下回忆了。
一般来讲,能够这样做的人有比较强的包容性,在待人处事方面都做的比较好,人际关系也会处地比较融洽,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且,大多数这样做的人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好,也不会主动去炫富什么的。
这样的人在工作上大多数是比较积极的,就像我那位舍友说的那样,选择先吃菜的话吃到最后就没有心劲了,这类人大多期望着自己能有更高的薪资,期望着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期望着自己可以吃到下一颗更好的葡萄。
那一束阳光就是盼头
不过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这样做,最后连自己辛辛苦苦留的好吃的都吃不上了。
有人喜欢把盘子里好吃的留在最后,然后自己还没吃到,被同学夹走了,同学说还以为你不喜欢吃才放到一边呢;有人喜欢吃零食,买下零食后,把好吃的放到最后,然后被前来的小伙伴一扫而空;有人说就是应该把好吃的留到最后,给这顿饭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过也有女孩说这样做就是自己发胖的原因,每次把好吃的留在最后,前面都吃饱了但是又不忍心丢掉自己最喜欢吃的,所以还是心满意足地吃了,自从改了这个习惯,体重就下来了。
也有人这样做只是一种饮食习惯,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另一位舍友说自己偶尔会这样做,更多的时候时好吃的不好吃掺着来,我觉得我自己应该向他学习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