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坏死,导致了肌纤维膜的破裂,引发细胞内的心肌坏死标记物释放入血
。其中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心肌酶是CK-MB与cTnT
。肌钙蛋白(cTnT)理论上正常人的血清中几乎不存在此类物质
。当急性心梗时,肌钙蛋白明显升高,为诊断心肌损害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假阳性率低,是目前诊断心肌损害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心电图ST段水平下移是心肌缺血的一种表现,无特异性
。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增高也并非只在心肌损伤时出现,当骨骼肌损伤、肝细胞损伤、肺部疾患等时也可增高,不是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损害最有价值的指标
。
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的变化而作出。病史:典型的病史是出现严重而持久的胸痛。有时病史不典型,疼痛可以轻微甚至没有,可以主要为其它症状。
心电图:心电图的肯定改变是出现异常、持久的Q波或QS波以及持续1天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当心电图出现这些肯定变化时,仅凭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另一些病例,心电图有不肯定性改变,包括:①静止的损伤电流;②T波对称性倒置;③单次心电图记录中有一病理性Q 波;④传导障碍。
血清酶:①肯定性改变包括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或开始升高而随后降低。这种变化必须与特定的酶以及症状发作和采取血样的时间间隔相联系,心脏特异性同功酶的升高,亦认为是肯定性变化;②不肯定改变为开始浓度升高,但不伴有随后的降低,不能取得酶活力的曲线。
(1)肯定的急性心肌梗塞:如果出现肯定性心电图改变和/或肯定性酶变化,即可诊断为明确的心肌梗塞。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
(2)可能的急性心肌梗塞:当序列、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持续超过24小时以上,伴或不伴有酶的不肯定性变化,均可诊断为可能的急性心肌梗塞。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恢复期,某些患者可呈现自发性胸痛,有时可伴有心电图改变,但无新的酶变化。其中某些病例可诊断为Dressler氏梗塞后综合征,某些为自发性心绞痛患者,另一些则为急性心肌梗塞复发或可能有扩展。其诊断措施可能有助于建立确切的诊断。
陈旧性心肌梗塞:陈旧性心肌梗塞常根据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及酶变化而作出诊断。如果没有遗留心电图改变,可根据早先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或根据以往肯定性血清酶改变而诊断。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患者会出现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样疼痛感,疼痛集中在胸骨后部,有时会放射到心前区和左上肢,特别是情绪过于激动以及劳累后比较严重。但并不是所有的胸部疼痛都是心绞痛,需做好辨别。
如何区分真假心绞痛?
1、注意症状的发生时间
心绞痛一般发生在过度劳累、情绪波动激烈、大便以及用力时。因为在此状态下心肌耗氧量有所增加,从而出现心绞痛。非心绞痛胸口疼痛一般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下。
2、身体不适部位
心绞痛时不适部位主要集中在胸骨下段,面积如手掌大小一般,疼痛会向左侧肩胛骨和小手指侧放射。非心绞痛引起的胸痛表现有多种多样,左侧心前区有针扎样疼痛,疼痛的位置并不固定。
3、疼痛并发症
心绞痛发病时会出现全身无力、心悸以及冒冷汗,严重时可出现血压持续性下降、胸闷气短或有濒死感。非心绞痛疼痛发作时并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4、疼痛的持续时间
心绞痛持续时间并不会超过半个钟,一般十几分钟左右就能有所好转。只要胸部不适感持续好几个小时或几天并不是心绞痛。
5、胸痛的性质
心绞痛并不是所谓的那种疼痛感,患者的心前区可出现压榨样闷感以及胀痛感,有可能出现难以描述的不适感。若疼痛表现为刺痛或闪电样疼痛并不是心绞痛。
6、药物效果
通常情况下,心绞痛患者口含药品5分钟左右症状会慢慢缓解。不管吃多少药片,症状没有任何改善,这种情况下不是心绞痛。
7、是不是高危人群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一般高危人群可出现心绞痛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大量吸烟喝酒、重脑力人群和有家族遗传史的。非心绞痛疼痛患者根本没有家族史,也没有以上疾病。
患有心绞痛怎么办?
1、观察病情
心绞痛患者多关注于身体的症状,观察心绞痛的变化。若心绞痛持续性加重,发作次数频繁,疼痛时间延长或不易缓解,需留意急性心肌梗死。
2、多注意休息
一般情况下,心绞痛不需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的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体育劳动。但有心肌梗死先兆的患者需卧床休息,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病情发作时需叮嘱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半卧位休息。
3、调整好饮食
采取低热量、低胆固醇和低动物脂肪的饮食结构,保持清淡饮食,合理补充植物蛋白和维生素,采取少量多餐原则,不能吃得过饱,远离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不能吸烟喝酒。
4、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当出现心绞痛时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且吸氧,严重的患者需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滴注时需注意速度缓慢,不然会引起低血压。一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头晕、脸红和心悸等,这是正常现象。但为防止出现低位性低血压,含药时尽量平躺。
温馨提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