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内科科室,住院患者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部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门诊主要诊治癫痫、头痛、头晕、面瘫等一些常见疾病。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外科科室,住院患者主要以需手术为主,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出血性疾病(脑挫伤、硬膜下血肿等),颅内肿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三脑室肿瘤、松果体肿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以及髓内肿瘤、各种椎管内和脊柱肿瘤),需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脑积水、脑脓肿等疾病。
西医考研需结合自身兴趣、性别、身体素质、动手能力等综合判断来选择报考科室。
急期(发病6小时内):本期是决定预后转归的关键,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控制血压及颅内压,防止继续出血。由于脑出血6小时后紧邻血肿的脑组织即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因此6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段。一般血肿小、颅内高压不明显者,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血肿量大,中线移位明显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者,在发病6小时内早期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急性期(发病6小时至2周):本期影响病情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脑水肿,患者表现为病情重、变化多,是脑出血引起死亡的又一个高峰期。一般发病24~72小时脑水肿、颅内压逐渐达到高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也达到高峰期,发病7~8天时脑水肿仍很明显。
由于血肿的位置、大小及继发脑损害的差别,治疗的主要措施也有不同。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是内科的基础治疗。对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及时手术,并依据血肿的部位、范围和继发性损害等,以及技术条件,选择血肿穿刺引流或开颅清除术。此期的治疗,往往容易忽视康复的干预,尽早、合理的康复干预,不仅不会加重病情,反而有助于脑出血血肿的吸收,以及后期的肢体功能恢复。具体的干预方式包括现代康复医学的良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以及中医针灸治疗。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6个月):度过急性期,病后2周开始,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脑水肿、颅内高压征象消退,脑部功能开始恢复。
脑出血一般前1-2周处于相对危险期,只要病情不发展,无再出血,平静度过脑水肿期后就安全了。治疗上在这里说基本没什么作用。只要患者在一个水平比较高的神经内科治疗即可,高水平神经内科治疗脑出血差不多。家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国内许多神经内科重治疗,轻康复。病情稳定后,建议尽快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及时、持续、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还有,患者的功能恢复只能依赖康复训练,想用什么特效药(实际上没有)或其他手段(如单纯按摩、针灸等)恢复功能是不可能的。完全康复比较难,但得到明显的好转、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的。
从目前情况看,出血量不大,没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没有明显的进展,应该问题不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