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像是个厄运,是吗?或者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喜欢这样子的自己,我们就不会为了它们而去战争,如果我们满足于这个样子的我们,我们就不会强迫自己去迎合他人的期望。
如果我们接受这样子的我们,接受我们的缺点以及一切一切,我们便不会去改变自己,迎合别人,而去遵守那些对我们而言完全不合理的规则和制约。
如果我们尊重这个样子的我们,我们就不会为了获得认同和接受,而对自己千般奴役。我们更不会默默忍受他人对我们施以的羞辱和不平等对待。
实际上小时候‘ 你这个样子不够好’ 这个概念并没有让我们服服帖帖地接受它,只是那个时候我们太小了,没有能力了解这里面发生着什么事时‘你这个样子不够好’这个观念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无意识中,成为了我们被评价的一种说辞。 我们只会说:‘不是的,这不是事实。’,大人们是听不到我们小孩子的声音。
但在我们意识深处,有一些我们记不起来,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发觉妈妈没有时间陪我:妈妈说她爱我,但是当我需要她的时候并不在那里,也许她对我不耐烦;她有时外出把我留给其他人。也许我们的父母在他们还是小孩子时没有得到爱,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给予,也许我们的父母承受着压力,所以经常对我们大喊,跟我们说不要那么做。
当然这些情况与我们无关,但它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信息——我们的样子不可爱,在我们还非常年幼的时候,我们已确认了这个信息。我们相信我们是错的,这令我们认为自己某方面需要变得不一样,以博取妈妈的爱和爸爸的重视,以及社会对我们生存的认同。
这些信念从比我们年长的亲人身上得来, 我们因为生存依赖他们,所以我们永远不敢去质疑他们 ,而只能像接受真理一样去接受这些信念,让它们成为了我们身份的一部分,由此‘不信任自己’这个根扎在心里了。
因为父母强加于孩子身上这些不好的信念,让许多孩子成人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那样的,而耗费掉人生中很多宝贵的时光。有的孩子一辈子都背负着这些而自卑自毁。
很多孩子小时候没有被父母认可,成年特别在意别人眼里的自己,会很努力去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即使在事业上或生活上已经很有成就了,已经被别人非常羡慕了,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是好的。
因为他们最渴望被认可的是自己的父母。有的人一生都在渴望妈妈的一句:你是最棒的。可是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妈妈总是挑剔,总是觉得孩子应该做的更好。
我也问过一些妈妈,你们为什么这么严苛地要求孩子呢。她们说,当然我是想让我的孩子能做的更好,就因为我是他们的妈妈,我才这样要求他们呢。
可是这些妈妈很少去听听孩子的心声,妈妈的这些“爱”有时会压垮孩子,让孩子选择离开。比如像那个叫“一得”孩子对自己爸爸说,爸爸你替我活吧,他自己却在最好的年华走了。
虽然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这个孩子说的,但是它代表了一些孩子的心声。也提醒父母们,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吧,活着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经常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评判,否定而感觉到自己不好,有时说了一句不合适的话也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总之不能说错话,也不能做错事,否则我就是不好的。
那为什么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1.喜欢和别人比较;2.喜欢用一个高标准要求自己。
先来谈谈第一个原因,早年父母喜欢拿我们和别人比较,谁家的成绩比你好,比你听话,比你优秀,在这种长期比较之中,我们也学会了默默去比较。就拿我来说,我爸就特别喜欢拿我和别人比,成绩那些都不说了,就连结婚的时候还比彩礼钱,比排场,比谁嫁的好,我反正就是那个被比下去的,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没什么自信,我也习惯一直和别人比。
第二个是我们习惯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就拿我来说,今年学了美工设计课程,有一次我想自己设计一张图,自己找素材,大概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做出来,结果发给老师点评,他说这个没法看,简直就是乱堆素材,像我这种低价值感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已经想放弃作图了,我在想老师为什么不鼓励鼓励我呢?非要这么直接吗?
其实现在想一想别人只是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标准来点评,而我有点不开心其实是默认了他的标准,但是他的这种标准我根本达不到的。其实我可以降低标准,我只要能画出来就可以了,只要比之前好一点就行了,我就进步了。
现在我已经开始慢慢放下比较,放下高标准,从对孩子的教育来看就已经是“巨大”的变化,只有真正接纳自己的人才能接纳别人,我正在接纳自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过去跟朋友聊天,我明显能感觉到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消极的想法——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如果在过去,我也会是这样的想法,直到我了解了本质的规律以后,我感觉这样的想法非常影响人的发展
我的高中,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学校,专科率都不能达到100%,本科率连一半都达不到
在我高一那年,我跟同学的闲聊中,我说我要考本科
一位男同学立刻就嘲笑我:“哈,你要考本科,都来这里上学了,肯定考不上本科的。”
他不仅这样说,还搂着他邻座的同学一起一起笑
三年后,我进入了本科,而他很久没跟我联系了(至今如此)
只是进入本科,本身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我高兴在于,我做成了我想做的事
高一至今,跟很多的人有过交流,从他们的想法中,我得到了一丝相同之处,对于任何稍微有点困难的事,他们的第一次想法就是“怎么可能做到?”
不仅是对自己的评价,给别人的评价也是这样
“我怎么可能做到?”、“你怎么可能做到?”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克经过研究多年研究,提出“ 成长型思维 ”的概念
而他们的思维就是跟“成长型思维”对立的“ 固定型思维 ”
这两种思维的区别是什么?
以学习来举例子:
思维的差异带来的区别很大
第二个原因比较直观
我们看到的案例都是已成功案例
可能你不明白,我给你解释一下
还是以学习为例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学霸全都是成品,我们没有看到学霸的养成过程,看到的是学霸的最终结果,也就是他的成绩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学霸展现给我们的最新的成绩,没看到他从一个普通人变成学霸的过程
在这样的长期印象中,我们以为学霸都是天生的,自己跟学霸的差距很大,差距引起了我们的恐惧,因此就认为自己不行
其他方面也一样,我们看到的领域内的强者都是成品,我们没看到他们努力的过程
两种原因,导致了我们对于认知的误区,误以为我们的能力不足,实际上都是假象
思维定式的影响太大,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容易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
到底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形势,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
如果你想要比现在更好的生活,请你看下去,我会告诉你怎么改变这样的局面
1.改变自己的心态
这种情况的产生根本原因是思维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变这样的心态
我们作为普通人,没有出众的智商,没有绝佳的资源,因此不需要过于自信的看待自己,认为什么事情都能做
但我希望你答应我,在思维上,这一点严格要求自己, 相信自己可以做成自己想做的大部分事情
万事开头难,而开头看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名言警句我们已经听了很多
在听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言行一致,也就是说,我们要相信自己,只要愿意努力,一定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
2.对于自己擅长的事情,定一个高一点的目标,并且做到
我知道,听到“高一点的目标”,你可能会有点恐惧
很多人认为,即使是自己擅长的事情,那也仅仅相对于自己其他能力更擅长,而不是在这个行业很擅长
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局限
你要知道,每个人擅长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亮点,很多人并没有培养自己擅长的方面,各方面均衡,无突出方面
你觉得自己擅长的事,经过刻意训练,更有可能获得你想要的效果
所以,培养自己擅长的事情,把这件事做的足够突出
擅长的事情的光芒会影响到你的各个方面,你会因此对其他事情更有信心
3.尽量少关注跟自己有相似背景的成功者
可能你不明白这点什么意思,我给你解释一下
何为相似经历?
就是你身边的,或者你同班同学甚至是同校同学等等跟你有密切相关联的人
如果你身边的人有成功者,你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产生焦虑,容易产生自己不行的错觉
什么样的人是跟你没相似背景的成功者呢?
马云 !他很成功,但他的成功之路以及成功前的背景我们是没有多大关联的,即使他比现在更成功,或者没有现在成功,他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路人,我们不会因为他获得什么成就而影响我们的状态
相反,如果跟我们有相似背景的人成功了,我们很很容易产生妒忌情绪,否认自己,为什么别人行,而我们不行?就这样一直焦虑下去,循环往复,很影响状态
我们只需要知道,跟我们一样的人能成功,那我们也有机会成功
4.时不时的适当夸奖一下自己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对自己长相比较自恋的人颜值会慢慢变高
同样,在学校里很多自夸成绩的人成绩都比较好,自夸体育的体育也很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
真正原因我不了解,但我发现,人只要在自己的某个方面自恋,他的那个方面就会比较有优势
因为,人为了印证自己的自恋,会努力把自己的这方面做出改变,以保住自己的面子
因此 我们可以偶尔不失态的自恋一下 ,无论是什么方面,对于我们的心理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方面作为鼓励,另一方面作为改变的动力
长期以往,我们慢慢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以达到改变自己心态的目的
最后强调一下,我说的是适当的自恋一下哦,不要总是自恋,那是 (不要脸~)
作为过来人,我知道不好的心态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觉得有用,那就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获益
有朋友结伴,一起做出行动,可以让你坚持下去
做个自我介绍:
我是灯炷,一个爱好很多、想法更多的大学生,跟你一样,我也正在努力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