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才能让孩子安静下来,而又不让孩子失去童真,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
下面是我看过的一篇文章,另外自己作的一些小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给孩子立规矩的七点建议】
(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1.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他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2.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3.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4.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5.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6.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winner前一阵子他要求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不理解。我就依着他周末两天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他"难受、不舒服”。我告诉他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他吃青菜,告诉他吃青菜的好处,他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他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他看着眼馋。有时他会主动要求吃一些,还对我们讲道理:“吃了这个菜,我就身体就健康了,没病了,还长高了”。
7.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他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他,“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我想,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你对他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这些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
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人生最大的成功在于子女超越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一代不如一代,人生再大成功都无法弥补子女教育的失败。
【注意!多身教,少言传】
一年级的孩子意志力不如成年人强,确实不容易控制。许多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为此家长忧心忡忡。有些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得了“多动症”,要看医生,这使孩子感到了某种恐惧。其实,这些家长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儿童注意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在幼儿阶段,一个两岁的幼儿对一件玩具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分钟;给一个四岁的幼儿讲故事,他的专心只能维持四五分钟;到了六岁,幼儿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可持续20分钟左右,所以,家长要求四五岁的孩子安安静静地伏案学习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是把孩子看成大人了。孩子组织和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但这并不是说家长可以忽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了。实践证明,从小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和成才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上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忽略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在考试中稍一走神或一粗心,错误必将难免;科学家注意力不集中则某种科学现象会稍纵即逝;警察、法官还有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注意力集中必将酿成大错。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方法应符合孩子此时身心发展的的特点。给一两岁的孩子讲故事,故事要短,语言要符合儿童的特点,给他们看的图片要色彩鲜艳。如果是三四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块做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游戏。讲的故事应该生动有趣,有一定故事情节。对五六岁的孩子,家长可以提出要求让他坚决按时完成某项工作;家长讲完一个情节较复杂的故事让孩子复述;教孩子唱歌,练习画画,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很久以前,我的孩子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偶然间下载一个开发潜能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孩子的情况开始发生改变。他上课不再走神,注意力变得很集中,记忆力也提高了,学习成绩方面也考得很好。《特斯拉大脑开发课程》开启了孩子沉睡的潜能,给他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望采纳!
姓名:王素梅 性别: 女职务:儿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毕业学校: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丰台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终审专家
学习经历
1974.8—1977.8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
1979.9--1980.9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西学中班学习
1985.1—1986.1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
1993.5—1993.6北京医科大学小儿肾脏病高级研修班学习
2000.4--2000.5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全国抗感染学习班学习
2002.5--2002.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学习班
工作经历
1977.9---1985.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医师
1986.9--1993.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治医师
1993.9---1999.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
1999.9—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17.2—至今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学术成就
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27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一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研究”,并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1988年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1989年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2002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43例临床观察”、“射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353例报告”、“抽动秽语综合症105例不同疗法疗效观察”等文章20余篇。担任《中医儿科治疗大成》《儿科病中医诊疗》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委;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第一版)《中医儿科学》编委;负责“全国中医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习题集”儿科部分的编写工作。现担任校级课题“轻健胶囊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等2项科研课题负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