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卡因是从古柯植物中提取的。早在16世界,探险家们发现咀嚼古柯的叶子会有提神的效果,后来人们从古柯植物中提取了麻药,后来发展成为可卡因。
早在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们便注意到南美土人通过咀嚼古柯植物的叶子来提神。185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G. Friedrich)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并命名为Erythroxylon。1859年,奥地利化学家纽曼(Albert Neiman)又精制出更高纯度的物质,命名为可卡因(Cocaine)。该化合物又称古柯碱,化学名称为苯甲基芽子碱,多呈白色晶体状,无臭,味苦而麻。在医疗中,它被用作局部麻醉药或血管收缩剂,由于其麻醉效果好,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但因毒性强,不宜注射。同时可作强烈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也因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导致滥用,1985年起成为世界性主要毒品之一,多在美洲和欧洲。
可卡因对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都有损伤作用,尤其作为剂量依赖性肝毒素,可导致肝细胞坏死。但与其他毒品不同,少量使用可卡因或含可卡因类物质确能起到消除疲劳、提高情绪的作用(具体剂量仍无准确数据且区间波动极大)。研究认为是因为它能阻断人体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并可通过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如多巴胺)的活性来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甚而会有攻击倾向。进一步研究也证实,使用可卡因后,相应脑区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变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毒品成瘾者在戒除毒品后的复吸率超过90%。由于发生复吸的神经机制不清楚,世界上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预防复吸药物或手段。
菠萝有两个重要的野生种和一个栽培种,野生种抗性强,在育种上不容忽视。
1.红色菠萝
野生种。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果瘦长顶尖,较野菠萝大,果心小,肉浅黄至白色,纤维多,糖酸含量中等;多顶芽,近果基部生托芽。抗凋萎、心腐及根腐病。
2.野菠萝
野生种。植株强壮,果肉糖酸含量高,有香味,风味好。耐寒、耐湿,抗线虫、凋萎、心腐及根腐病。果心很小,芽苗少,繁殖系数低。
3.菠萝栽培种
经济栽培仅此种。菠萝栽培品种很少,世界上只有60~70个,其中还有不少同物异名的。中国约有以下五类。
(1)卡因类(Cayenne Group)
又名沙捞越,法国探险队在南美洲圭亚那卡因地区发现而得名。为栽培最广的商品品种,约占世界栽培面积80%。植株高大、健壮,叶长而宽,叶多,叶缘无刺或仅近叶尖及叶基部有刺;果大,平均重1kg以上;小果扁平,果丁浅,苞片短而宽;果肉淡黄,汁多,含酸0.5%~0.9%,可溶性固形物12%~16%。为制罐头的主要品种。分蘖力弱。代表品种有无刺卡因(smooth Cayenne),栽培较多的还有沙捞越(sarwak)、希路(Hilo),安维尔(Enville)、乐乔(Rothchild)、BB、密错尔(Michel)等。
(2)皇后类(Queen Group)
最古老栽培品种,有400多年栽培历史,为南非、中国、越南等地主要品种之一。植株中等大小,叶比卡因短,叶缘有刺,极少数无刺;果圆筒形或圆锥形,单果重0.4~1.5kg,小果锥状突起,果丁深,苞片尖端超过小果;果肉黄至深黄色,肉质脆嫩,含糖量高,汁多味甜,香味浓郁,以鲜食为主,吸芽多。代表品种如金皇后(Golden Queen)、巴厘(Comtede paris)、神湾(yellow Mauritius)、鲁比(Ruby)、阿巴奇(Abachi)、埃及皇后(Egyptian Queen)等。
(3)西班牙类(Spanish Group)
植株较大,叶较软、黄绿色,叶缘有红色刺,亦有无刺品种;果中等大、重0.5~1kg,小果大而扁平,间有中部凹陷者,苞片基部瘤状突起;果肉淡黄至金黄,含酸量高,味香浓,纤维多,供制罐头和果汁,托芽多。代表品种有红西班牙(Red spanish)、血种(Blood)、蒙得勒特(Montserrate)、黑牙买加(Black Jamaica)、埃伯王子(Prince Albert)等。
(4)波多黎各类(Portavico Group)
三倍体(3n=75)。植株高大健壮,叶缘有刺;果巨大、锥形,小果排列不整齐;果肉淡黄或淡黄白,香味浓,汁多风味佳,纤维多。只有卡比宋纳(Cabezona)一个品种。
(5)其他类
包括巴西广泛栽培的Abacaxi以及育种者培育的一些新品种和类型,如台农4号、57-236、3136、南园5号、4312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