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描述的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开家长会之后,总会有家长“苦诉”,孩子自从上了高中以后,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一说学习方面的问题,孩子就显现出不耐烦的态度,或者询问孩子的成绩之时,孩子会直接说考得还行,一句话带过就不再言语。孩子的这种情况不但与平时孩子的家庭教育管理有关,而且与家长自身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以及在学习等方面的贮备有关。
一、学生上了高中以后,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需要独立的思想空间,看待问题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认识,尽管孩子的有些想法和做法不太成熟,但这也是孩子自己的思维意识空间中构建的思维逻辑导向,需要家长根据不断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和孩子进行对话,要改变沟通的方法技巧,不能再是以前的“命令”口吻,或者是强制性逼孩子按照家长自己的意愿就范,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叛逆。
二、家长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之际还是要加强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管理,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在接物待人方面要对子女进行必要的行为规范性的纠正和指正,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品质引导和健全的生活价值观纠正以及成才意识的灌输,让孩子自己能意识到由于自身不成熟的思想意识所形成的不正确、不健康的想法或者行为品质,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逐渐予以改进。
三、家长平时也要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学习,学习怎么样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变化规律,能停下脚步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内心深处的想法;并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发现问题予以及时纠正,经常要对子女进行正确的、健康的成才意识灌输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品质的教育,让孩子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目标抱负的孩子;家长要了解当前全国普通高考改革导向和发展动态,了解当前国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了解当前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知道学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高考复习备考的精神状态,只有全面掌握与高考相关的事宜,才能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之时有共同语言,孩子对家长的信赖度比较高,家长此时真正成为孩子所“崇拜”的对象,也就会静下心来愿意和家长进行内心交流,愿意向家长倾吐自己的想法。
四、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上了高中以来,仍然以不变的教育管理方式管理孩子,不给孩子留相应的思想空间,仍然以强制性的手段限制或者控制孩子的思想,不从正面通过沟通的方法进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做好适得其反,孩子的叛逆心增强,甚至到了自己无法掌控的境地;特别是学生进入高三之后,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家长应该及时和孩子进行交流,随着孩子高考复习备考时间的推进,家长要全面增加自己对高考、复习备考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应该通过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孩子不要放弃拼搏进取之心,要咬牙坚持,并帮助孩子建立高考目标规划和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要求,只有家长了解高考相关事宜,做孩子在家庭中的导师,孩子才可以有更多的信赖,才可以打开心灵和家长交流。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教育也随之发展,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和观念也方式转变,家长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掌握教育发展新动态,增强自身对学习观念转变的理解,这样才能应对孩子日益成熟的思想意识,才能做孩子最为信任的导师。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意识,孩子亦然。当父母习惯于一切“我都是为了你好”,而过度的干涉、要求、控制孩子,一开始孩子可能是会听的,慢慢也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交流换来的不是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反而是否定、打压、强制、嘲讽、指责、打骂、蔑视等等负面反应,在日积月累中,孩子会感到压抑和愤怒,甚至仇恨。还有,如果父母的所作所为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孩子不能认同父母做的言语和行为,也会讨厌父母。
或者父母在外人面前,不分场合训斥孩子,不给孩子面子,专挑孩子的短处来说,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不公平,这些行为都会伤了孩子的心。
假如孩子出现了讨厌父母,建议父母先修复和孩子的关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反思自己哪些方面确实做的不好,尽量去改,千万不要一副“我是老子你就得听我的”,伤了亲子之情得不偿失,既然为孩子好,就多想一分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好。
例如失落后希望父母安慰,却换来了另一种自己不是很能接受的方式来询问,而导致对父母的寒心和失望。
一如充满了喜悦去赠予父母东西反映却是批评式教育的衍生品,或者一盆冷水当众浇下。
心寒和委屈会一点点的消磨依赖和爱,感情不是说散就散的,但是也不是散不了。
当你发现你不爱父母甚至是恨的时候,是因为你对她们天生具有的爱,亲切与依赖已经没有了。
我们可以把这三个看成三个点连成的三角形,若是都有便是一个固定的三角形,然后有一点开始消耗,慢慢的剩下两点连成一个线段,线段的距离越来越短,最后两点融合为一点,然后最后一点也消磨了。
于是就是不爱了,长期以来积压的怨恨瞬间填满了三角形消失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