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您的户口本隶属于哪个
小学,然后准备好入学材料。\x0d\x0a入读小学的最基本条件是:\x0d\x0a年龄满7周岁、所在地的房产证明、户口本(有的还要子女光荣证)、社保记录(一年以上)出生证明、儿童免疫证明。\x0d\x0a此外,宝宝从幼儿园刚进入小学会面临很多很多的问题,心理上的转变,物质准备上的转变都是需要爸爸妈妈来一起调试的。以下提供几项
孩子上小学前的准备工作:\x0d\x0a(一)保证充足睡眠\x0d\x0a小学一般要求在8:00以前到校,而且要在家吃早饭,这样孩子早晨起来的时间就提前了。中午,小学的休息时间一般是2个小时,不能像幼儿园那样有足够的时间午睡。所以孩子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很困乏,听课质量可想而知。\x0d\x0a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最好让刚入学的孩子在晚上8点半左右入睡,到高年级也不超过9点钟。\x0d\x0a(二)铃声响了该干什么\x0d\x0a上学以后,多了一种声音——铃声。有的孩子不知道铃声是干什么的,有的听到铃声还想再玩一会儿,不愿意进教室,这是由于刚入学的孩子时间观念还不够强。\x0d\x0a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在孩子入学前,父母就要教会孩子认识时钟。可以在家刻意的强调一下时间的概念,比如,2点了该睡午觉了,5点了该吃晚饭了,8点了该洗澡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会明白,到什么时间就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够拖拖拉拉,也不能够随意改动。\x0d\x0a(三)做好第二天上课的准备工作(学会整理书包)\x0d\x0a上学以后孩子要独立去记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天的作业和要带的东西。\x0d\x0a若要让孩子记住老师交待的事情,一定要提前训练。其实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也会口头交待一些任务,回家画张画,做个小手工什么的。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包办代替,而是和老师沟通好以后,把记住 这些事的任务完全交给孩子。如果孩子忘记了,也不要直接提醒,可以诱导的问“宝宝,今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什么呀”,甚至于不要提醒,第二天如果忘记了,老师会批评他,有过几次经验以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记事方面都会认真许多。\x0d\x0a(四)学会保管好自己的所有物,不要丢三落四\x0d\x0a上学以后,需要自己保管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许多,孩子以前并没有这样的经验,缺乏自己的东西由自己保管的意识。这样就造成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另一方面,老师那里有大量的文具没有人认领。有些父母对这些现象并不重视,觉得一支铅笔没有多少钱,丢了再买就可以了,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父母可以让幼儿自己收拾和摆放自己的玩具,到公共场所,也可以把孩子的一些小的物品,如小手绢,小水壶等交给他自己保管,逐步培养他管理好自己东西的意识。\x0d\x0a(五)克服紧张心理,有事要及时告诉老师\x0d\x0a上学以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孩子会比较紧张,常常有事情不敢大声说出来,有的学生下课只顾玩,忘了上厕所,上课后想去厕所不敢又举手,只好憋着,有的甚至尿裤子。在这一点上,胆子较小的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多带孩子外出接触新的环境,多和别人交往,鼓励他与不太熟悉的成人大声地讲话。\x0d\x0a\x0d\x0a(六)开始做一些简单家务,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x0d\x0a孩子入学以后,都需要参加一些班级劳动,擦桌子,扫地,擦黑板等。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娇宝宝,上学前从来没有干过这些活。这些孩子就会在班级里面显得很笨手笨脚,遭受一些挫折。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应该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们的小手灵巧起来。
法律分析:1、孩子年龄:孩子上小学必须达到上小学的年龄,6周岁,并且需要9月1日之前出生,才能入学,年龄小,不是9月1日之前出生的,是无法进行学籍注册的,年龄大的可以入学。2、孩子达到上小学的年龄,还必须有户口,没有户口是无法给孩子进行学籍注册,建立学籍档案的。没有学籍的话,孩子就无法毕业的。3、孩子上小学一般情况下规定的是就近入学,就是在孩子户口所在地的附近的小学入学就可以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