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料篇
1、香料在羊汤制作中的作用是去腥膻味,用量不宜太多,过犹不及,否则药气呛鼻,掩盖羊汤的本味。
2、香叶和小茴香常用于猪、牛、羊肉的炖煮,有去腥增香的效果,本身没有中药气,且价格较低,适当加重二者的用量,可降低配料成本。
3、羊肉喜白芷,在挑选时一定要选择形状较为完整的,但白芷的香味会逐渐散发流失,所以要尽量避免选择放置时间过久的。
4、陈皮在香料配伍中起到很大的“中和”作用,但不能用得太多,否则会“吃料”(即遮盖其他香料的味道),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陈皮并非年限越久越好,以色泽纯正、香气浓郁为佳。
5、桂子作为调料丁桂面(丁香面、桂子面按2∶1的比例做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单县羊汤增香。
桂子 ▼
6、加香料时,要注意“羊不吃料,猪不吃椒”(即烹制羊肉最好不放大料,否则会发臭,而猪肉则不喜花椒,二者搭配会出一股怪味)。
二、料包篇
1、熬羊汤的料包气息不可太浓烈,只用到白芷、白豆蔻等少许几味能够压制膻味的香料,而没有太多散发厚重香气的药料,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羊汤的本味;煮羊杂的料包则担负着去膻除异、提鲜增香的使命,因而需由花椒、小茴香、草果等多种香辛料复合而成。
2、料包内装进约占二分之一的香料,为其吸水后鼓胀预留出空间,这样才能充分释放出香气。
3、双料包循环更新方法的优势在于:始终保持锅中有新旧两只料包,虽然这两包药料完全相同,但新料包药材气味重,能够压制、去除羊骨头的膻味和异味;使用过一次的陈料包药材气味基本挥发,只留下了香味,这种“乏料”恰能为羊骨头增加香气和回味。
4、料包基本配料花椒、白豆蔻、肉豆蔻、砂仁、小茴香、山奈、陈皮等分量。
三、原料处理篇
初加工时,将羊肉、羊杂表面的血处理干净即可,如果把血水全部泡净,香味就会不足。
2、煮羊杂时顺序有讲究,先放颜色浅的部位,再放颜色深的部位。羊肺必须煮得过火入口才会软嫩且易于咀嚼,而羊肝则须最后放入,这是因为它在煮制过程中会不断冒血水,过早放入易将汤色染得乌黑。
3、煮羊肝时不能离人,下锅10分钟后就要不断用筷子插入其中,当拔出筷子后血水不再外冒,而是保持一汪血水与洞口齐平时,即可判断羊肝断生,此时火候刚好,捞出羊肝切开后,截面有“粉心”,入口软糯粘牙。
四、冲汤篇
1、当羊拐骨煮至用手一拽即开的程度,就要立即调大火冲羊汤,此时效果最佳。
2、用羊脑与骨髓炒好的“油料”入锅后必须用大火持续煮沸,这样羊汤才会变得浓白。大火急攻,使羊油融化与水互相撞击,达到水乳交融,才能成乳状。如火候达不到,则水是水,油是油,水下而油上。
3、羊汤大火烧开5分钟后用细漏代替勺子打掉血污。此时,汤面上只余一层羊油,这样的方法打浮沫只去污不去油,煮出的羊汤味道更香浓。
4、羊脑料加工方法:先将羊脑去膜洗净,汆水后捞出沥干;羊油切成碎块,下入大铁锅中小火炼制,待羊油炼化一半时,下葱段、姜片煸香,然后下入汆过水的羊脑,翻炒3-5分钟至水汽散尽,盛出装入盒内,自然晾凉、凝固即成羊脑料。第二天吊汤时,挖出一勺直接下人桶中,与羊骨同煮,熬出的羊汤颜色稠白,滋味香浓。
五、打汤篇
打汤过程中,烫料时漏勺入汤锅沸腾处烫约25-30秒。煮汤过程中要打三次浮沫,保证熬出的羊汤清而不浑。烫羊肝片时要特别注意,时间不能长,否则会变渣。羊肝易熟,要用小火慢慢浸泡,待用筷子一插,没有血水渗出时,就要关火慢慢浸透,这样口感才更细腻,不会发干、发渣。
我们都知道羊肉是个好菜品,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作用之强大,深受人们的喜爱,最适宜冬季食用,在全国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羊肉汤之所以受人喜欢,除了羊肉汤的营养功效,还有味道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做羊肉汤的时候调料的搭配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做羊肉汤的香料诸多,每个地方不同香料的配方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生姜,花椒,陈皮,炒果,白芷等香料来进行搭配,做出来的羊肉汤具有香醇不腻,味道鲜美的特点。羊肉汤的香料大多数是选用的中药,因此也非常养生。
生活中有很多人不习惯羊肉汤中的膻味,这种膻味具资料显示:是羊尾脂肪、皮下脂肪、羊皮脂腺排泄物和肌肉间隙的脂肪中所含的一种挥发性脂肪酸。要想去除这个味道呢,我们可以放一点姜皮,姜皮属凉性,有散火除热、止痛祛风湿的作用,与羊肉同食可以去掉膻味。或是放一点孜然也可掩盖膻味。
在去除膻味的同时,我们要用很多香料来提味,这样就会影响羊肉汤原本口感的鲜味,当然我们还可以加上一颗山奈就可以了,山奈又被称作沙姜,这样子做出来的羊肉汤,汤浓汁香更浓白。因为山奈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调料,如果喜欢喝羊肉汤的朋友们都可以试一下。
以上只是个人班门弄斧,羊肉汤就给大家分享这里了,不知道朋友们还有那些方法做出来的羊肉汤更有味道更有有营养呢?如果你们有更好的香料搭配的方法,都可以留言评论说出来。谢谢大家的支持。关注我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