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柱灸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取穴方法:
身柱穴在背部,脊柱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首先定大椎穴,低头时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就是大椎穴,再往下数3个椎体即为第3胸椎棘突,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身柱穴。
风门穴艾灸风门穴即可起到祛风寒的作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宝宝发烧吃什么好1、首先在安排饮食时总热量不能低于身体所需热量的70%。饮食要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蛋花汤、稀粥、藕粉、肉末面条等,同时也可以多补充水分。
为了弥补宝宝发热期间的营养损失,应每日加餐1-2次,需要提醒的是这样的加餐一直要到疾病恢复后1-2周后停止。
2、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
3、同时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病症,因此还应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
4、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
作为一名宝宝家长,最担心也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生病了。耽误工作不说,看着宝宝受罪实在心疼。尤其是孩子发烧,虽常见但每次都让人六神无主。
抓着体温计一会儿一量、一会儿一量,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去医院吧又远又麻烦,我一个人也弄不了呀!一直烧会不会烧起肺炎呀?物理降温、吃退烧药也没用,总是反复~”
体质弱一点的宝宝经常一两个月就一烧,家长实在有点吃不消。“哎~养个孩子这么不容易,我爷爷奶奶养了五六个到底是怎么养的?”
一方面是我们太忙了,忽略了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实在太依赖医院了,造成了我们对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的惰性,传统的一些简单有效又无副作用的家庭保健技艺也丢失了。所以快起来学习啦~
其实遇到小儿发烧,大可不必那么紧张,一旦了解了小儿发烧到底是咋回事,咱们再面对就会从容很多。再来学习一下“艾灸”这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应对起来心里就更有底了。
第一种比较常见的是生理性发烧,主要出现在1岁7个月以下的宝宝当中,中医叫“变蒸”,“变”为变化,“蒸”为蒸热,这个是正常的生理规律。
看看如果咱们连孩子的正常生长规律都不知道的话,就一通乱治,实在是应了那句“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呀~
第二种常见的是风寒发烧。人身体上的毛孔功能主要是散热、呼吸,当天气突然变冷又有风的时候,人的身体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风带着寒一下就从毛孔进入肌体了,毛孔也被风寒阻闭了,不能正常呼吸散热,此时身体就好像一个高压锅,然后就发烧就开始了。风寒发烧的主要伴随症状还有:恶寒、无汗、流清鼻涕。
治疗灸方:主穴-大椎穴、肺俞穴;配穴-合谷穴、孔最穴。
治疗机理:大椎穴---诸阳之汇,即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汇合于此。通过灸这个穴位一方面将能量通过阳经及督脉输送到全身,将外敌-风寒驱赶出去,另一方面将大椎穴温开舒穴,热气满满的都散出来,烧就退了。肺俞穴、合谷穴、孔最穴可通肺脏,可泄肺热。
1、首先在艾灸之前,先让孩子趴在床上,做一下捏脊(从下到上捏3遍以上)
2、家长将艾条点燃以后,用左手扶住孩子的肩膀,一方面是用来感知温度,另一方面防止孩子突然起身。然后用右手握着灸条围绕着大椎穴上方10公分左右回旋灸3分钟,作用主要为了将穴位周围的精气打开,然后悬定在大椎穴上方,灸到15---20分钟,身体开始有潮的时候就可以灸肺俞穴。
在悬定灸的过程中可以穿插轻轻的回旋灸。艾条如果是粗的,可以选择一根,如果是细的可以选择两根,选择一根还是两根以手抓的方便为前提。
3、灸完大椎穴再灸肺俞穴,大椎穴下三个骨节,旁开1寸(小朋友旁开1寸,大人旁开1.5寸),即小朋友的一拇指宽,灸法同上。肺俞灸10分钟即可。
一般发烧灸一次就会退了;如果烧的比较厉害就上午灸一次,下午灸一次,第二天再灸一次,再配合泡一下脚,一般就会好了。
注意:在艾灸过程中,家长要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
第三种常见的是积食发烧(属阳明湿热症)。我们身体里的水循环最多的是通过体内的膜来实现,比如肠膜、脏腑周边的膜、筋周围的膜等等,这个膜相当于树皮和树干之间的那层嫩嫩的膜。
当孩子吃的过多,尤其肉食类等高热量的食物吃的比较多,身体难以代谢,造成膜的循环变慢,水流动的就慢,热量慢慢淤积,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仅仅是几个肉馅饺子或者几块小零食、一颗鸡蛋等等都会成为最后那颗压倒骆驼的稻草,这个时候发烧就开始了。
积食发烧的特点 是发热又快又高,有时很快就到39-40度,无明显的感冒症状,其他伴随症状主要有: 口臭、便秘、睡觉姿势总是趴着或跪着。
治疗灸方: 大椎穴、天枢穴、曲池穴。
治疗机理: 大椎穴泄热;天枢穴既是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又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清泻阳明,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调节大肠功能。
1.捏脊(手法同上)
2.先灸大椎(手法同上)
3.再灸天枢(在肚脐旁开两寸),灸的同时左手再揉一揉天枢周围的部位,时间为15分钟。
第四种比较常见的是积食与外感并存。因积食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体能量去消化代谢食物,这个时候正是人体正气不足的时候,难以抵御外敌入侵,一点点风寒外邪就攻进了肌体。这个时候发烧的主要伴随症状会包含以上两种表现。
灸法: 两种方法合并一起做,先去风寒,后消积食。
再遇到孩子发烧就不慌喽
注:本文主要知识参考于申武老师微课堂《一学就会的小儿艾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