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为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关于三焦的形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是,这一问题对脏象学说本身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脏腑概念与解剖学的脏器概念不同,中医学将三焦单独列为一腑,并非仅仅是根据解剖,更重要的是根据生理病理现象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功能系统。
扩展资料:
在调理三焦证时,如果是阳虚证(表现为面浮身肿、腹胀腹冷、肌肤肿胀、遗尿、舌淡苔白滑等),可用艾灸、温针、按摩等方法刺激三焦经分布在手臂外侧的经脉,以温阳利水,通调水道;
如果是湿热实证(表现为身有内热、小便不通、尿液浑浊、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腻等),用针刺泻法、走罐或重按手臂外侧中渚(手背第4、5掌骨间凹陷处)、外关(腕背横纹中点直向上两横指处)、支沟(腕背横纹中点直向上四横指处)等穴,可化痰利湿清热;
若症状在头面部,可选翳风(耳垂后凹陷处)、耳门(耳屏外张口凹陷处)、角孙(耳尖正对头侧面发际处)和丝竹空等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焦经,独特的“调水要道”
三焦经的准确位置: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上接手厥阴心包经于无名指,下接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眦。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左右各23穴。
三焦其实是六腑之一,包括了上、中、下三焦。具体的区分方法如下,上焦为横膈以上内脏器官,包括心、肺中焦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下焦为脐以下内脏器官,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因此我们说的三焦值得就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了我们肚脐的整个器官和位置。三焦在中医上还有一条经络叫做手少阳三焦经,远程如果我们平时说三焦的话不妨弄清楚指代的是什么,以免造成误会。
三焦,是中医学说中特有的名词,为上隹中焦、下焦的统称,六腑之一。
心肺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脐以下,也就是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也有人认为在中医学中的脏器并非仅仅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质器官,他更多的是赋予了各个器官一些功能性的概念。
上焦,指的是卫气、营气,他们位于我们身体的浅层。
中焦是气、血,位于整个身体的中层,濡养着我们的身躯,使我们的身体各器官行使正常生理功能。
下焦指精气、元气,位于我们身体的深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