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i lòu xià xuè
2 概述妊娠后, *** 不时下血,量少而无腹痛者,称为“胎漏”,亦称“漏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腹不痛,谓之胎漏。”胎漏须与激经相鉴别。激经者,受孕后月经按期而下,但量少,对胎儿、母体一般无影响,三个月后其胎渐大,血可自止。胎漏者,乃为孕后 *** 出血,非时而下,若不及时治疗,或久下不止,则可导致胎堕。《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沈尧封云:“妊娠经来与漏胎不同,经来是按期而至,来亦必少,其人血盛气衰,体必肥壮。漏胎或因邪风所迫,或因房室不节,血来未必按期,体亦不必肥壮。”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导致冲任不固的原因有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虚寒、症病等。胎漏下血的治疗原则,以止血安胎为主。结合病因,审证论治。
3 肾虚胎漏下血盖胎在母腹,赖母气血以养,且男女生育全赖肾气作强,肾旺则能荫胎,若素体肾虚,或孕后伤于房室,则胞失所系,胎失所养。证见妊娠漏下,血色淡黯如黑豆汁,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频数,舌淡黯,苔白,脉沉滑尺弱。治宜补肾、固冲任为主,佐以益气健脾。方用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党参、白术、艾叶炭。
4 气血虚弱胎漏下血素体气血虚弱,或严重恶阻,致气血生化不足,胎元失养。《石室秘录》云:“胎漏乃气血不足之故。”证见妊娠漏下,血色淡红,面色㿠白或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体倦,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略滑。治宜益气养血,止血安胎。方用胶艾汤(《金匮要略》),或用胎元饮(《景岳全书》)。
5 血热胎漏下血
素体阳气偏旺,孕后外感热病或七情内伤,五志化火,或阴虚内热,扰动胎元。《女科经纶》引朱丹溪云:“胎漏多因于血热。”因于实热者,证见妊娠漏下,血色深红,面赤心烦,口干欲饮,尿黄便结,唇舌红赤,苔黄干,脉滑数。治宜清热、止血、安胎。方用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川芎,加苎麻根以止血安胎。因于虚热者,证见妊娠漏下,血色鲜红,五心烦热,少寐,口干不引饮,唇舌红,苔少,脉细滑数。治宜养阴清热,止血安胎。方用保阴煎(《景岳全书》)合二至丸(《医方集解》)。
6 虚寒胎漏下血素体阳虚寒盛,孕后胞脉失于温养而不固。证见妊娠漏下,血色淡,或如黄豆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腰腹冷痛,口淡,时吐清涎,唇舌淡黯,脉沉细滑,治宜温经养血安胎。方用当归寄生汤(《济阴纲目》),加荆芥炭、补骨脂。
7 症病胎漏下血素有症痼淤阻,孕后不能生新血以养胎元。如《金匮要略》云:“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证见妊娠漏下不止,血色黯黑,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皮肤粗糙,口干不渴,舌黯红或有淤斑,苔白,脉沉弦滑。本《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和“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治宜祛淤化症以达到止血安胎之目的,方用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加续断、牡蛎。
血热胎漏,胎动不安:素体阳盛,或七情郁结化热,或外感热邪,或阴虚生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所致胎漏、胎动不安。证见:妊娠期阴道出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伴心烦不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或弦滑。宜用滋阴清热、养血安胎之药膳治疗。
1.天门冬红糖水:原料:天门冬(连皮)50克(鲜品1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天门冬洗净后,加水约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加入红糖,烧沸,每日温服1次,连服数日。
2.地黄酒:原料:生地黄1200克,酒若干。
制作:将地黄洗净切细,捣取自然汁,每服用七分盏、酒三分盏同煎稍沸,稍热便服,每日2~3次。
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禀赋体弱,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或孕后房事不慎,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以致胎元不固,而成胎漏,胎动不安。证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酸腹坠痛,或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甚至失禁,或曾屡次堕胎,舌淡苔白,脉沉滑而弱,宜用固肾安胎佐以益气之药膳治疗。
1.鹿角末豉汤:原料:豆豉30克,鹿角末1克。
制作:以水200毫升煮豆豉,取汁约100毫升,加入鹿角末搅匀。分两次服。
2.墨鱼鸡肉饭:原料:母鸡一只,墨鱼干(带骨)一条,糙糯米150克,食盐少许。
制作:将母鸡宰杀洗净后,连内脏与带骨墨鱼一同放入沙锅,炖烂熟,取浓汤备用。鸡肉、墨鱼捞出佐餐;以浓鸡墨鱼汤煮糙糯米成饭,加盐少许调味;以鸡肉、墨鱼为菜,吃鱼汤糯米饭,一日2餐均可食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