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道内有灼痛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症状,由于吃了一些凉性的食物或者是过热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道部位的损伤,也可能会出现灼痛感或者出现了其他方面的症状,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病症。
2、导致食道内有灼痛感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的人如果出现了食道方面的炎症,可能会引起这个症状的产生,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心口痛的现象,一般都是由于咽喉炎等疾病导致的这一现象,所有一切总是最好及早治疗。
3、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检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判断病情,对患者的健康也是比较好的,如果有的人出现了胸口疼痛,而且食道有灼烧感的情况下,也可能是由于食道癌导致的这一现象。
4、我们平时饮食方面应该进行有效的调解,如果有的人出现了食道反流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灼痛感,也可能会出现胃部疼痛的感觉,食道部位的疼痛也可能会是食道炎导致的这一现象。
5、平时一定要注意生活方面的保健,饮食方面的调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少吃一些过烫的食物,避免出现局部的损伤,导致食道方面的病变。
食道有灼烧感,是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反流到食管,反复灼烧食道,造成食道炎或食道溃疡的原因,临床叫:反流性食管炎。 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感觉食管疼痛或吞咽时食道疼痛。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过度分泌。每粒20mg的,早晚各服用1粒。空腹服用。(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服用),国产的药品即可,进口的奥美拉唑价格很贵。也可以服用“泮托拉唑”、“艾普拉唑”等等。有可能是反流性食道炎 去医院检查下反流性食道炎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下段粘膜炎性病变。
1、病因
(1)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低:正常人食道下段托约肌有一个高压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许多原因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弱,包括食管裂孔疝,容易引起胃及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是造成食道粘膜炎性病变的主要原因。
(2)腹腔压力增高:如大量腹水、妊娠,造成腹压升高,易形成反流。
(3)食管蠕动障碍:正常情况下,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时,由于张力的作用引起食管继发性蠕动波,将反流物送回胃内。食管炎可使食管蠕动减慢,使反流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加重了原有的食管炎,食管炎又减弱了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加重反流,形成恶性循环。
2、临床表现
(1)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在进食多时尤为明显,并与体位有关,严重者可放射到颈部、后背、胸部,有时酷似心绞痛症状。
(2)反流:常于餐后、晚间睡觉前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及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另可有恶心、暖气、打嗝、烧心、腹胀、吞咽时不适感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因食道糜烂引起消化道出血。
3、辅助检查
(1)纤维内镜:可见食道中下段粘膜充血、水肿、表面糜烂及浅小溃疡,有时可见狭窄。
(2)食管饮食检查:食管蠕动减弱,食管下段粘膜皱壁粗乱,有时可见小龛影及狭窄。
(3)食道PH值测定:测定食管PH值,观测其反流情况。必要时可做24小时食道PH监测试验, 了解食道PH昼夜节律变化。
(4)食道压力测定:正常人安静时,食管下段括约肌有一定压力,有胃、食道反流的患者压力降低。
(5)酸滴入试验:通过酸滴入试验,激发病人症状,作为诊断方法之一。
4、诊断
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内镜检查有典型反流性食道炎表现,必要时结合食道PH值监测、食管压力测定试验结果异常者可以确诊。
必要时作心电图及其它心功能检查以与心绞痛等心脏病鉴别。
5、治疗与护理
治疗原则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
(1)减少反流:由于反流易在夜间,病人处于水平位及头低脚高位时,所以应将床头抬高使床头至床尾有一个斜形坡度,这样即使反流也能较快消除。嘱病人睡前不再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应拉长,大于3小时。每餐后让病人处于直立位或餐后散步,借助重力促进食物排空。另外要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
(2)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性可服用药物如: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能抑制、减少胃酸分泌。也可用洛赛克20mg每晚一次。另可用氢氧化铝凝胶10ml,每日3次口服,能减少胃酸的刺激。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餐前15~30分钟服用胃复安或吗叮啉,可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加速胃的排空,减少反流。也可用西沙比刹(Cespside)这种新胃肠动力药。
(4)一般护理: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护士应帮助病人了解此病,使病人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以减少复发,减轻症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