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心理的问题,再好好引导教育。
小儿遗尿的原因遗尿的病因多种多样,科学家们对遗尿病因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最初强调是器质性病变引起,如膀胱容积过小、膀胱括约肌松弛等等。之后注意到心理、精神因素,科学家们发现遗尿儿童常伴有心理行为异常的表现,如学习困难和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等。有科学家对167例遗尿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发现1/3的患儿存在心理行为问题,不过,很难确定心理行为紊乱是造成遗尿的原因,还是遗尿所造成的后果。
到了上世纪50年代,研究者开始进行遗传及基因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取得很大的进展,研究发现遗尿与遗传关系密切。据统计,双亲一方是遗尿症患者,其子女有40%会遗尿;若父母双方都是遗尿症患者,其子女几乎80%会有遗尿的毛病;相反,父母均非遗尿症患者,那么其子女仅有15%会遗尿。近年来,丹麦医生已找到遗尿的遗传基因。因此,父母在狠心责怪孩子遗尿时,应该扪心自问,病根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此外,研究证明儿童夜间遗尿,还与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因素关系密切。
小儿遗尿的治疗
遗尿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如身材矮小、偏瘦或虚胖,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大脑及精细动作不协调,内向、自卑等心理异常,偏执、胆怯等精神心理障碍,处世能力差,恐惧集体生活,男孩有暴力倾向,女孩出现自闭。遗尿的时间每增加一年,便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患遗尿症的小儿,顺其自然是不可取的。
治疗小儿遗尿,家长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长应该明白,遗尿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孩子故意的行为。因此辱骂、恫吓、责备甚至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障碍,加重病情。
有人说父母的爱是治疗小儿遗尿的灵丹妙药,这话很有道理。
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多给予安慰、关心和鼓励;对一些导致遗尿的精神、心理因素加以疏导和解除;孩子没有尿床时,及时表扬和奖励。
白天让孩子适当多喝水,以增加膀胱容量;如果孩子想小便,让他们尽量多憋一段时间,刚开始时,时间可以短一些,如1~2分钟,以后慢慢延长。这种训练可使孩子控制排尿的能力逐渐增强,夜晚当有便意醒来时,能控制住自己有足够的时间下床排尿。训练孩子尿尿时有意识地时断时续,以锻炼膀胱括约肌的收缩。
在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可尝试中西医药物或物理治疗。西药主要为三环抗抑郁剂及抗利尿药。中药以健脾固肾为主。理疗包括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和点穴治疗。
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不知你孩子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性格?
有关尿床的资料: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儿童遗尿症的病因
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1970年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63名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少30%。1992年我院对44例遗尿儿童作膀胱B型超声检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50%。
睡眠过深
根据不少家长反应,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心理因素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因为孩子有时排了尿,有时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这样反会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不可能形成规律。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儿童遗尿症的性格特征
迄今,虽然尚无足够证据说明,遗尿与儿童的性格之间有明确的关系。但是,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儿童遗尿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睡前不宜过分兴奋
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
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
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
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