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状,在幼儿及小学教育中非常常见。听一位小学老师说,她每天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处理儿童告状的工作上。在告状这个问题上,与其一次又一次频繁地处理学生之间的“小纠纷”,不如培养儿童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
问问和幼儿在一起的人——保育人员、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若谈到他们一直力图解决的最多、最常见的问题,告状名列榜首。大多数家长的回答也是如此。虽然在兄弟姐妹和玩伴之间发生的告状,要比在学校发生的少,但持续时间也很长,而且对于成人来说,调解起来同样棘手。
告状在幼儿中非常普遍。当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在遵循父母的教诲(遵守规矩、举止得体、做好孩子)时,就会发生告状。甚至有时告状会让孩子兴奋!当小学生开始学习规矩、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时,也会发生告状。典型的告状行为是孩子向大人抱怨另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告状通常发生在以下情况:当有孩子打破规矩,或计划做一些违背规矩的事,或者从另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有人在以一种错误的、不能接受的方式做事。
儿童会因为各种原因告状,包括:
·为引起注意
·给别人制造麻烦
·更好地表现自己
·感到自己更强大
·表达对别的儿童的失望或厌烦
·从别的儿童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让别人停止做困扰他人或大家的事
·证明自己明白规矩
·想试试规矩是否适用于任何人,规矩面前是否一律平等
·想让大人来解决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解决技巧和方法,儿童总是深陷告状之中。成人常常会错误地认为,忽视告状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有训诫警告,让儿童独自面对冲突。但是在告状大战中,这些成人的技巧通常是无效的,因为绝大多数幼儿并不具备自行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和策略。
为了不让告状演变成一种习惯,儿童必须培养辨识能力,来辨识哪些是可以自行处理的问题,哪些是属于紧急或更为严峻的情况,需要大人的帮助来解决。更重要的是,儿童需要培养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
[01.jpg]
01
分清大事还是小事
有效解决告状问题,要从教会儿童区别告状和必要的告知开始。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大人介入,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要给予明确的指导。
要让儿童明白——涉及安全问题时,应该马上告诉大人——这点非常重要。如同读者在《不要告状,除非是大事!》中看到的,这类情况包括有人处境危险或者有人受伤,财产处于危险状态或遭到破坏。
对儿童而言,通常很难判断这个问题或状况自己是否能够应付。这种评估有时是超出儿童本身年龄阶段所具备的技能水平的。并且,年幼的儿童习惯于借助大人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寻求附近大人(老师、父母、保姆)的帮助,几乎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反应,正如他们饥饿或者自己够不到东西时通常做的那样。好在儿童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这项技能。
就像其他新事物一样,这也需要经常练习,需要彼此的耐心,儿童才能学会如何判断状况及如何应对。作为一种练习形式,老师和家长要给儿童一些不同场景的实例,可能是在学校、家中、社区里发生的事情,问问他们会如何做,以及这么做的原因。
更好的做法是,当您和孩子在一起时,看到其他儿童告状,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例如,您可以说:“今天我们在游乐场的时候,你看见一个小朋友正在抓贾斯丁的玩具了吗?贾斯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向他的老师(或者妈妈)告状。这件事你怎么看?”如果儿童回答不上来,可以用一些跟安全有关的问题来提示他,“贾斯丁受伤了吗?”“有其他人受伤吗?”“有什么东西打破吗?”等等。
[03.jpg]
02
代替告状的方法
下一步就是教给儿童代替告状的有效方法。
还是用上面提到的贾斯丁在游乐场的例子。您可以说:“贾斯丁想到并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告诉他的老师(或是他的妈妈)。知道大人可以给予帮助这一点非常好,但我觉得,小朋友先自己努力解决的话,他们会感觉更棒。他应该如何做呢?”
如果儿童回答不上来,您可以告诉他:“贾斯丁可以告诉玩伴,不要抓他的玩具,不然他会很生气;或者他可以离开,去别的地方玩。如果这样做都不起作用,贾斯丁就可以到大人那里,不是去‘告状’,而是去寻求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当小朋友努力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当他们寻求帮助而不是告状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更棒。当他们用这种方式处理事情时,其他小朋友也会更喜欢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