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关于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历来争论不休,到底哪个更重要,到底哪个因素影响了儿童的智力与性格?
早期遗传决定论者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缓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儿童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地决定的,从而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儿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环境论者认为环境因素会影响遗传的发育时间表,儿童如果长期得不到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行为发育会推迟。在20世纪60年代一项对伊朗孤儿院孩子的调查显示,长期得不到关注和身体锻炼的婴儿,学会坐和走路的年龄比一般儿童晚很多。
两者到底哪个更重要,最佳的手段是研究同卵双生子,双生子遗传相似性明确,尤其同卵双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所带基因基本相同,表型特征也极为相似,这一特征使得双生子成为研究遗传与环境因素对人类性状作用程度的最佳素材。早在1875年英国学者 Aalton 开始着手研究一人类双生子现象。
1956年,美国的两个心理学家和一位儿科医生对133名孩子进行了从婴儿到成人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气质(temperament),即一个人对待他人和环境的基本风格,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其他研究也发现,与遗传因素最密切相关的性格特点有:活动水平、交往能力和羞怯、神经质的情绪反应等。也就是说,孩子好动、害羞或经常性歇斯底里等都主要受遗传影响。当然,环境的作用仍不可小觑。一个生性羞怯的孩子,能够在家长的耐心帮助下,渐渐对陌生的人和场景不感到害怕,并逐渐变得外向、勇敢、自然大方。
1980年武汉市也曾对100对双生子做过研究调查,在内外向方面,外向(胆大、果断、勇敢、热情、合群、开朗)和内向(胆小、孤僻、易哭泣)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现,性格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关联很大,但是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仍有4分之1性格差异较大,这里面有12%的双胞胎从小分居过,说明环境对性格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济宁市也曾在同一学校做过双胞胎调查,采用66对双胞胎,其中单卵45对,异卵21对。发现儿童的内外向性格向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情绪的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此外父母的文化程度、夫妻关系、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尤其是情绪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那遗传与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研究者对遗传与智力的关系做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不同文化背景、民族或种族的人智商的差异不是遗传造成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群体天生比别人更聪明或更愚笨。但在同一群体之中,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的证据发现在对领养儿童和孪生子的研究中,被领养的孩子尽管从出生的第一天就离开了亲生父母,但多年以后的智商测试显示孩子的智力水平与其亲生母亲的最为相近。而且有趣的是,年纪小的孩子智力测试分数与领养家庭的兄弟姐妹的更相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则与领养家庭的成员越来越不相关,反而更接近亲生父母的智力水平。一项对500名双胞胎的跟踪调查表明,同卵双胞胎的孩子从婴儿期到青少年阶段,智力水平越来越相近;而异卵双胞胎则越来越不相像。可见,遗传对智力的影响是强大的。但不是全能的。
儿童心理学家恩伯格(Weinberg)在研究中发现,大约50%的智力差异是受遗传的影响,而另一半则与个人的经历有关。这个结论对帮助智力较低的儿童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意味着可以用各种方法帮助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和社会交往方面取得进步。一些实验证明,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智商分数差异可达到20~25分。
所以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均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轨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