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贝到了三岁左右,开始出现不听话的现象,而且教育时不听从也不接受,一味哭闹。爸爸妈妈都觉得很难管,似乎没有找到更好更有效的育儿方法。这是因为,爸爸妈妈还不了解孩子不听话、难管的真正原因。
不听话的孩子太多了,松松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松松三岁多,聪明伶俐,人见人爱。他的爸爸妈妈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管教很严格。
但是孩子有个很大的毛病——不听大人的话,时长“犯拧”。
每天吃饭的时候,松松都会发号施令:一会让妈妈做到这边,让外公外婆做到另一边,过了一会又要重新换座位,这么反复了几次之后,他的妈妈着急了;“你这么胡闹,大人还怎么吃饭?”
松松妈严厉地制止了孩子的行为,让他好好吃饭。因为自己的安排被打断了,孩子开始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但发现大人不搭理,于是就放开嗓门拼命地哭。
松松妈这这个气啊,为了惩罚他,她把松松抱到了另一个屋子,并警告孩子;“你要是再哭,我就让你在这一直哭下去,不许吃饭。”然后把门关上回到了饭桌边。
本以为这样的恐吓能让孩子停止胡闹,但是没想到孩子在屋子里却不停地大哭,整整有半个小时之久。这么一闹,一家人谁都吃不下饭了,松松妈气得一句话也不说来。他的外公外婆也没法吃饭了,坐在那里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松松爸也很着急,一会吓唬吓唬孩子;“别哭了!别闹了!没看到妈妈生气了么?!你这样大人都没法吃饭了!”可是越这么说,孩子就闹得越厉害。最后的最后,还是松松爸最先“投降”,他抱起松松,跟他讲:“咱们不闹了好不好,你这样爸爸妈妈特别心痛。”
孩子哼哼唧唧地答应了,这件事情就算是结束了。
据松松的爸妈反应,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经常出现,有时候一天甚至出现两三回。他的父母很苦恼,对于孩子这么不像话的行为,他们确实管教过,甚至是打骂过孩子。可是,松松还是会时不时地会“犯拧”,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发生同样的错误。
一、危害
1、松松不听话的行为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他这种不良情绪会扰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引起学校和老师的不满。
2、这类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会出现自控能力差,冲动表现,危机社会治安,影响身边人的生活。
3、不听话的孩子最直接伤害的对象就是他们的父母。
二、原因
以松松为例,这个孩子很聪明,反应很快。她很喜欢安排大人做事情,比如在吃饭前,她喜欢给大人分发餐具,她会指挥爸爸用这双筷子,妈妈用那只碗,外公外婆用什么样的勺子,以及他们都坐在什么位置。平常大人都会积极配合他,他说今天外公坐我左边,外公就会很乐意地坐在他的左边,明天他说妈妈座我右边,妈妈就会乖乖坐在他的右边。大人觉得这些类似游戏的指挥都没有关系,于是孩子就会对大人形成一种印象:大人可以听我的指挥。于是孩子就会把这种行为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
他们毕竟还是孩子,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哪些事情最重要,哪些事情可以当作游戏,他们是分不清的。但大人分得清,所以大人对孩子的安排是不能一一听从的。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就很迷惑:为什么啊,刚才你们还在听我的派遣,怎么现在就不行了呢?
到这里,聪明的父母就应该明白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听你们话的原因了,因为他们糊涂了,他们弄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该听自己的,什么时候该听爸爸妈妈的。所以当父母不能听他们的话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不高兴,会觉得父母莫名其妙,于是就出现了孩子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情况,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委屈。
三、方法
大人在这个时候着急生气是没有用的,因为孩子这个时候已经糊涂了,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
《养正遗规》(清代陈宏谋先生编纂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里讲到:“教之示以好恶有常。”意思是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应当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不该做的。当然这一点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做到了,但他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有常”二字,那就是父母和老师定下的标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
比如我们教孩子要听大人的话,但是在我们很高兴或者跟孩子玩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做出听孩子话的行为,我们会让孩子来安排,于是就出现了孩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闹剧”。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就是在混淆孩子的“好恶”,混淆父母早先定下来的标准,这就不符合“有常”之道。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有限的,给他们讲很深的道理,他们是听不明白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印象来记得住很多规则,也就是通过观察和感受周围的环境来明白那些能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