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翻墙找科普资料的时候,学习了台湾省著名蒙台梭利专家李昆山的一门课程,里面描述了孩子从小就需要培养的几个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外语能力、阅读能力、自理能力。看完之后,真的对我启发很大。也希望能结合自己家里的情况,把学到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平时给宝宝买的玩具,如果好好发掘,可以有多种用途。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种数学能力。一开始很多妈妈听到数学能力的时候觉得有点好笑。我们的宝宝才一两岁。数学能力呢?我这里说的不是真的教宝宝加减乘除,而是从日常生活和玩玩具的时候输入数字的概念,慢慢打下数学基础。
据研究调查,人的数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几个月大的婴儿,在人群中看一眼就能知道哪一群人多,哪一群人少。有的宝宝对数字的概念更敏感,长大后学数学和奥数会更容易。但是数学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知道概念的数量
自己做卡,或者市面上有简单的卡。教你的孩子认识1或1条毛毛虫和2或2只鸭子。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握住他的小手一起数。让孩子知道数和量是对应的。最简单的操作游戏,比如下午吃零食,吃饼干,让孩子从中拿出3块饼干。在这个过程中,教他数“一、二、三”,他就会明白数和量是对应的。
最近我带他看英文绘本,他喜欢读肖波。里面有一本运动罐计数书,数字页1对应1只老鼠,数字页2对应2只松鼠。
每次数数的时候都握住他的手指,一个一个数:“1,2,3”。平时也是用李昆山老师教我的。吃零食的时候也结合数数。把1,2,3的数字和数量对应起来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知道位置
方位是:前、后、中、左、右。日常生活中,教宝宝认识方向也很简单。你可以对宝宝说:“去电视机前把桶拿给妈妈”。“你把熊后面的积木拿给你妈妈”。从这些小说明中,逐渐让宝宝知道方位的概念。这种知道位置的方法,我这种懒妈妈用了很久了。由于妞妞走路慢,经常让他给我送东西。只要不心疼宝宝,很容易知道自己在哪里。
知形
家里的一些玩具,只要你脑洞够大,除了本身的功能,还能发现更多的玩法。没必要每次都买专业的教具。记得之前在上海玩具展上,看到一个品牌的数学用木屑教具,居然要200多块钱。其实家里的积木完全可以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
很多妈妈认为积木就是拼接,把各种形状和图案拼在一起,其实除了拼图案,还可以作为最基本的数学教具。
比如随机拿一堆积木,让宝宝排序。那些是长方形/物体,那些是正方形/物体,那些是圆形/圆柱体。
这个过程需要妈妈的帮助。分类成功后,放在不同的堆里。
选择其中一个,问宝宝:那么这堆长方体有多少种颜色?大家分享一下吧。黄色、蓝色和红色。那么有多少种黄色呢?多少蓝色的?多少红色的?让我们数一数。
如果宝宝大一点,也可以整合前面说的数字概念,做简单的加减法,问“蓝色加多少就行了,黄色多少?”“红色加多少就行了,黄色多少?”
当然,后面说到加减法就有点难了。需要大一点的宝宝来回答,但是小一点的宝宝也可以在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回答。对于宝宝来说,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是在ipad里背1+1=2。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动手做。在动手的过程中,他能理解什么是数的概念,定向,加减。
认知测量
下面是一个适合大一点的宝宝玩的测量游戏。理解什么是数和量,以后再玩。大人认为测量对孩子来说很难,但测量并不是教他们厘米、米、公里的具体单位。对于3、4岁以上的孩子,有了最初的数字概念,可以尝试教计量。比如,妈妈可以问:宝贝,你知道我们的登山垫有多长吗?估计孩子会伸出双手说这么长。这么久,到底是多久?让我们把它拿到铅笔前测量一下。从最左边到最右边,这个攀岩垫一共有一支铅笔,两支铅笔,三支铅笔……28支铅笔。
这种计量游戏,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什么是计量单位。这种小游戏可以帮助宝宝长大后学习数学课,接触到单位数的概念,让他们更快更好的理解。
一开始我和大家一样,觉得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为时过早。但是按照李昆山的分享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玩玩具和游戏的时候,可以融入对数字概念的培养。这几种教学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也不代表到了一定年龄就能学会。而且这种学习是真正融入到游戏中的,不会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
中学这种玩法的好处在孩子进入正式学习后才能凸显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