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越催孩子越慢

家长越催孩子越慢,第1张

为什么孩子会越催越慢?

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超过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的拖延症不严重。我估计这些大学生大部分都是被“逼”长大的。不信你也可以做个小调查,看看你身边的那些“延迟癌症患者”,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被父母或者其他亲近的人催促过。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孩子越推越慢的道理,或许,你会有一种不一样的对待孩子磨蹭的方式。

??大部分家长可能都督促过孩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会对他们说:“快点,快点!”

为什么要连续说那么多“快点”?一句“快点”似乎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焦虑,但孩子也不快点起床。

有个网友在微博里说:小时候听大人说的最多的,慢慢吃;出去玩,大人说的最多的就是,慢慢走,别跑。

但是在我大一点的时候,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快吃饭,快走路,快写作业,甚至快玩…

这是同一个孩子。当他小的时候,他的父母要求他慢一点,大一点,快一点...孩子会不知道是快还是慢?

也许,我们成年人太注重孩子在我们眼中的样子,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来面目。

当孩子没有成为父母眼中的样子时,他们的行为在父母眼中就可能成为有问题的行为。甚至,因为长期被父母投射,他们的行为真的变成了有问题的行为。

当我们过分关注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如果我们认为有问题,就需要去修复。但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曾经有一首《妈妈的歌》在网上迅速走红,形容妈妈唠叨、催促的歌曲。

“起来!起来!起床,起床,洗脸刷牙……”

美国喜剧演员安妮塔·兰弗洛,三个孩子的母亲,顿悟了。她写下她的词,鼓励她的孩子唱歌。

整首歌的内容都是一个母亲的迫切催促:“快点,马上,马上,不然就来不及了!”

很多看过这个视频的网友都说这首歌“太真实了”!整首歌下来,母亲的催促毋庸置疑,孩子必须跟着母亲的节奏走。

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孩子和大人一样,处于同样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孩子在适应大人的生活状态,孩子需要跟着大人的节奏走。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孩子吃饭慢,有的家长受不了,就拿起勺子喂孩子。

当时和孩子在逛动物园,孩子还在看这个动物,家长看了半天就催着该去下一个景点了。

父母之所以不断催促孩子快点,正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的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所以,家长一定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孩子跟着大人的节奏走,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会打乱自己的节奏。

成人和儿童的节律不同,有明显的生理差异和智力认知差异。

孩子很难达到大人眼中的速度,这个速度是主观题。爸爸和妈妈的标准不一样,妈妈这次的标准也和上次不一样。多快才算快?

孩子意识不到父母希望自己多快,所以孩子很难快。

为什么越来越慢?

从父母的动机来看,孩子的慢不仅打乱了父母的节奏,也打破了父母对孩子理想状态的想象,会给成年人带来失控感。

因为我们都不希望事情失控,更不希望孩子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样子。

有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数学老师的孩子数学差?

因为有些老师会觉得我数学这么好,学生这么好,我怎么可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所以,有些数学老师会特别关注孩子的数学成绩。当他们的孩子数学成绩不是他们想要的,这将挫败他们的自恋。

他会试图通过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孩子达到他们的理想状态,以此来逃避无能感。

学习应该是孩子的事,但父母为了不失控,也为了自己的自恋,过多的介入孩子的成长节奏。

因为父母界限不清,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会很迷茫。自己的事业是什么?

如果这是我的事,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和控制?为什么需要跟着父母的节奏走?

父母的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我功能。

本来孩子只做自己的事,但因为父母的介入,孩子的重心不是做好事,而是寻找自我的内在挣扎:自我功能是父母外包的,还是争取自我权利的?

如果“快”是你的,那么“慢”就是我的。磨蹭的孩子通过时间的延长来扩大和确认他的自我范围。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慢,因为他会觉得“慢”的是自己,快的都是父母。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老师的孩子知道最差的科目是他们所教的科目。

因为数学老师太在意孩子的数学成绩,所以孩子会有一种自我侵犯的感觉。为了和父母不一样,孩子想通过对比自己的不同和父母的好来发现自己。

然而,在这种斗争中,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不满足。

赢了做自己,就成了混日子的。因为你认同了父母的投射,你就不由自主的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区别于父母的唯一方法。他们就是他们,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如果你输了,如果你不做自己,不听父母的话,你会觉得自己的界限被侵犯了。就算你“快”,后面也会被别人要求去实现。

所以,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要么学会讨好别人,优先满足自己的愿望,要么因为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觉得自己很坏,认为坏的是自己。

孩子很容易失去真实的自己。

怎么办?

①尊重孩子的磨蹭

适当的督促孩子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外面的世界。但是,当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有太多的催促时,通常是父母自己的焦虑。

当父母看不到自己的焦虑时,很容易丢给孩子。

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甚至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甚至为了找到自己而故意和父母作对。

所以,孩子越冲越慢。

②界定父母与子女的界限

分清混日子是谁的事,谁来承担后果。如果孩子迟到了,那么迟到的责任就由他自己承担。

孩子只有经历了磨蹭带来的失落,才会有自己快速起床的动力。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

当孩子发现自己要承担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自我功能就会回归到自己身上。

③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的言行,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孩子磨蹭,家长会导致焦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似乎就是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打骂。但这往往会吓到孩子。他们这时候反应快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内心的驱使。

培养孩子的时间感,比如借助闹铃,提醒孩子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一起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让孩子感受大人的时间感和行为。

龙应台在《慢慢来,孩子》中描述道:

我,坐在夕阳下的石阶上,

用清澈的眼神看着孩子

专心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一辈子。

让他慢慢来系这个蝴蝶,

用他五岁的手指。

儿子,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有自己学习探索的节奏,或者,我们可以试着去感受和理解孩子。或者,我们可以尽量不对孩子说“快点,快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7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