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的四大魅力
最近,陪读的话题又一次席卷了朋友圈。
“晚上10点,一个女人在咆哮”已经不算什么了。因为陪读,我心脏病发作,急着要回奶。我急得男女混在双招里——陪读大业已经上升到珍爱生命的高度了。
父母委屈,孩子难受。每天都被骂被打,给他们小小的心灵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和成绩的上升,这场战争还会继续升级,杀伤力会更大,最终两败俱伤。
那么,怎样才能陪伴读书让家庭和谐健康呢?
先从陪读的四个魔咒说起,看看是什么让家长焦虑?
也许看完这篇文章,伴随着它,你会或多或少的平静下来。
让父母抓狂的几种情况:
1。勤奋2。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动力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家长都会感叹:唉,我家孩子把这些东西都占了!
这次只是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提醒一下宝爸妈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你会发现,你是导演,决定了剧情的发展,决定了演员的命运。
邋遢
我和一些妈妈念叨,孩子一年级了,练习写生字:“明明那里有卷曲,他就是看不见!他怎么会看不到呢?!你的眼睛在看什么?简直要了我的命!”
其实有时候,粗心真的不怪孩子。这个年龄段,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视觉识别能力不强,导致Q和P混淆,T写反方向。类似的问题经常出现。
对此我有特别的体会。
有一次,我带橘子去参加一个脑科学的沙龙。沙龙上有一个促进大脑功能发育的小仪器。看着镜子里的手、笔和蜿蜒的轨迹,让笔沿着轨迹移动。笔不能碰到轨道两边,碰到乐器就会滴。这个游戏看起来很简单。
先画橘子,到了一个角落就不能再画了。这仪器滴直了。
我看着担心着——那有什么难的?试了一次才发现。真的很难。
我不如橘子。当笔停在角落的时候,你明明是想画到右下方,但是因为镜子里的影像是反的,你的手就是不听大脑的。
第一次体会到了眼手脑的不协调。
没有大脑中这条神经通路的发展,你真的无法指挥身体。就算你拼命想做好,也无能为力。直到练了几次,手脑协调了,滴水声也少了很多。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大人想的特别简单明了,为什么孩子就是看不出来,做不好,就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没跟上。
拿这个例子来说,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给手指下达指令。这个过程对于成年人来说太熟练了,几乎是一种自动反应。
而且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接收视觉信息并给出动作指令需要一个反复练习和熟练的过程。
所以,当大人对孩子的粗心感到恼火时,请提醒自己,孩子不是故意粗心的。他大概真的没看到,也没意识到。
请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怎么办?
1。养成检查和计算的习惯。
2。让孩子当小老师,把题目告诉家长。在讲题目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也可以减少粗心大意。
3。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4。多运动,促进手、眼、脑的协调。
混日子
磨蹭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说他们吧。很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磨蹭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被动反抗。
你吼我,骂我,打我。我满腹委屈和委屈,可你是大人,我是孩子。除了服从你,我别无选择。
但是,有一件事你不能和我做——你不能控制我做作业的时间。
我混日子,你只能着急。你能做什么?
孩子大概没有这么自觉的去想,但是面对父母的打骂和控制,他下意识的采取了一种被动的反抗方式,用这种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和他的反抗。
好多孩子越拖越慢,越骂越慢,作业能拖到半夜,做事健忘。这其实是一种消极抵抗。
另外,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底子薄。除了老师留的作业,他们自己也给孩子布置了练习。
有时候,很难早点完成作业。当孩子刚想喘口气时,父母就带着习题让孩子做。理由似乎无可辩驳——我是为你好。基础太差,只能多做练习才能跟上。
孩子会怎么想?
终于写完作业了,可以玩一会儿了,又可以做操了。反正不能早结束,还不如混日子。这样做的问题还是比较少的——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本能。
设身处地。你是个孩子,你也会这样做的。
怎么办?
1。尽量少推,越推越磨蹭。
2。和孩子商量,让他自己安排时间,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说话算话,言出必行。如果你完成不了,让你的孩子承担后果。
3。当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增加大量的练习反而适得其反,让他更加厌恶学习。留时间给孩子玩,让孩子有个盼头,而不是打哈欠写作业。他们睡觉的时候一遍又一遍的学习,对生活毫无兴趣。
浓度
说到学习问题,十分之八九的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缺乏专注力——为什么坐不住?让他写作业,尿一会儿,摆弄一会儿橡皮擦,说一会儿饿…
家长只能在一旁看着,防着,不然防不住。如果他们不注意,人们就会迷迷糊糊地四处游荡。
其实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破坏孩子专注力的是自己。
当你写错一个字的时候,家长的手指伸了出来:你没发现这个有点短吗?擦写重写!
背课文,我在背的时候也在想。被爸妈拦住:漏了一个字,又背了一遍!
某种程度上,孩子的作业和大人的作业是一样的。它需要对心流的持续关注和对当下世界的沉浸,这也是学习本身的乐趣。
而且这个过程时不时被父母打断。孩子根本享受不到这种专注和沉浸,做作业成了苦差事。
缺乏专注力的孩子,小时候很可能,也经常被父母打扰。孩子做一件事,父母总是在一旁指挥,态度或温和或强硬:你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
[h/]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注意力不集中是父母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学习不好的原因。
怎么办?
1。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让他享受专注和沉浸的乐趣。给他独处的时间和空,不要打断,不要命令。
2。身教重于言传。作为父母,我们也要问问自己,在孩子眼里,我们是一个敬业的人吗?
晚饭后,大人读书写字,在家里营造一个专心做事的环境。环境的力量是强大的,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驱动。
请记住一句话:改变别人注定是痛苦和无效的。你只能改变自己,然后影响别人。
没有学习的动力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联系紧密。因为孩子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
想想吧。一个总是被批评、被吼、被打的孩子,渐渐认同了这个判断:他粗心,只是混日子,只是笨,只是没学好。
慢慢的,孩子会把作业和负面情绪联系起来。一想到作业,他们就会心生畏惧,充满挫败感,挫败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
这种状态,怎么可能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是想办法处理。越处理越被人诟病,成了恶性循环。
怎么办?
无力感的对立面是成就感和掌控感。你可以从这里开始,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力量。
1。多鼓励,少批评,尽量把学习和积极情绪联系起来。鼓励的时候,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
2。不要总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比如我昨天10点就写完作业了,今天提前了十分钟,这就是进步。昨天错了五题,今天错了三道。这是进步。
指出他的进步,和他一起小小庆祝一下,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让他看到他本来可以做得相当好的。
我特别想说
最后,我特别想说:妈妈们,请从长计议,不要太着急。只要孩子智力没问题,迟早能学会写字和加减两位数。
焦虑让我们无法平静下来,总想争抢一切,结果小苗鼓励了我们。
为什么焦虑?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但是,如果我们努力工作,每天晚上陪着他们,真的能保证我们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有好未来吗?
不用说,就算是十年前,你能预见到现在的世界吗?
无人驾驶汽车一直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会计和医生可能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巨大的变化正在发生,旧的模式已经被打破。
跑道变了,我们还在原来的跑道上开着孩子逃命。
未来真正能赢的是什么?
与技能和知识的熟练程度相比,一个人的创造力、感受力、想象力等软实力更为重要。
还有就是性格健全,人品好。这些都是孩子长大后幸福的基石。
这些都是做人的永恒宝藏。
世界千变万化。
如果一个孩子有能力应对变化和改变,那就是他一生受益的财富。
知道了这一点,也许你就能减少一些焦虑,改写一下伴随的剧本,改写一下你和孩子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