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问:我家宝宝彭彭3岁半,小班。总是和我讨价还价——比如我说我吃完饭看动画片,他会说我吃东西前看动画片;我说玩5分钟玩具就睡觉,他会说不,再玩50分钟...等等...我越是努力“劝孩子就范”,孩子就越不会“听你的”?
每次我都说不行,为什么不行,5分钟太长了等等。,但他总是失败。甚至在我妥协之后,他还会得寸进尺!
感觉好累,每天都在和他较劲,每天都在和他的“拔河”中失利,很郁闷...
分析孩子的行为
彭彭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但是他的主见首先表现在“不遵守别人的规则”,甚至打破别人给他定下的规则,不配合也不合作,然后有机会让别人服从他就提出自己的条件。他特别需要“你们都听我的”。
孩子会和父母斗智斗勇,这至少说明这个孩子有表达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积极参与和争取权利的能力,本身就令人欣慰。
关键的部分是实现“双赢”,而不是“说服你就范”。拉锯战的过程就是“你得听我的”,针锋相对,非此即彼。
父母经常“打”孩子,会损害父母的权威,或者用“训斥”、“发火”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显示我们的“权威”。这一次经常奏效,但下一次还会这样。
如何在“拉锯战”中获得双赢?
举个例子有一次彭彭在教室里不想去上课,他妈妈很困惑。助理老师把他抱进教室后,他马上跑到门口要出去。被告知规则后,他在地上打滚,大喊大叫,一脸的郁闷和不甘。
此时,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情绪”。
作为当时的主课老师,我说:“彭彭,你要出去吗?”他答应了。
然后我说了规则:“该上课了。你必须在教室里上课,所以你不能出去”。
他还是不听。我会继续表示感同身受和接纳,把规则和人分开。
我说:“看你这么不愿意上课,我也想让你开心。我也想让你出去,如果可以的话。”
然后重申规则:“不过,规则是,出教室只有一条路,就是说明原因,请假。”
然后引导他“说出理由,向我请假”。
果然,彭彭吵吵闹闹的情绪立刻消失了,他开始冷静下来说话了,“我要请假。”
但是我让他看着我解释原因。
他说不出来,我就猜,最后他表示“因为他想和他妈妈玩,所以她今天送他去上课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爷爷奶奶以前送的。今天我妈放假送他们去上课,我孩子想粘我妈。
我说:“妈妈今天送你来,你就觉得和妈妈玩会很开心。”
他被理解后点了点头。
我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让你开心,和妈妈在一起。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阶级,你知道真相。我们快点坐到垫子上吧!下课给我妈讲今天的恐龙故事!”
情绪处理好了,原因明白了,彭彭不上课出去的意愿减弱了很多。所以他在教室里暂时接受了。然后他需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坐回到垫子上。这时,他开始讨价还价。
我说:“现在我数到10。你坐在垫子上,和其他孩子坐在一起。”
他开始说:“不,数到30。”我同意了,然后他提了个条件:要走出教室,站在大厅里倒数。我没同意。因为“走出教室是不可接受的”,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比如上厕所。
然后在接下来的“拉锯战”中,无论我怎么讲道理,他都要从教室倒数。我一再强调,底线是“在教室里,不能出去。”
大概坚持了三四次之后,我开始提出可以讨论的新方法。我说:“那我开门,你在这里倒数。”
他一听是自己倒数就开心多了,但还是说数出来。
我继续坚持我不能出去。最后我说:“开门吧,你可以站在门口倒数,但不能踏出房门”。
他同意了。这种方法既坚持了“不离开课堂底线”,又让他觉得门是开着的,老师是让步的。
在我和他一起倒数之后,他立刻坐回到垫子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