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宝粘人吗?为什么会特别粘人?

你家宝宝粘人吗?为什么会特别粘人?,第1张

你家宝宝粘人吗?为什么会特别粘人?


宝宝粘人吗?孩子两岁的时候特别粘人。为什么小孩子那么粘人?孩子粘人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吗?

田甜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她一直粘着我。那时候,每当我周末在家的时候,小家伙就会开启粘着妈妈的模式,吃饭的时候让妈妈坐着看,玩的时候妈妈参与,睡觉的时候妈妈搂抱...一切都是妈妈,妈妈,妈妈,没有别人。

情况严重的时候,宝宝恨不得我24小时陪着她。当她有点看不见的时候,她就大声哭。

有时候,哪怕我上个厕所就几分钟,伊娃也不会让我休息一下——她会嚎叫着使劲拍打厕所门,逼着我赶紧上完。

面对这种铺天盖地的依赖,我真的是既无奈又有帮助。

宝宝特别宠,一方面让我老母亲感到欣慰——好了,终于没有白疼孩子了;但另一方面,我又受不了。

把这件事拿给几个有宝宝的闺蜜,她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是的!一模一样!我家人也是!”

这样的小家伙好像还真不少。我不是一个人在对抗如何处理孩子分离焦虑的问题。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有一个著名的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因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他们会将这种分离体验为对其幸福的根本性威胁。”

该理论将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依恋期(0至6周)、依恋形成期(6周至6至8个月)、外显依恋期(6至8个月至18个月至2岁)和互动合作期(18个月至2岁及以上)。

表示6周前的宝宝基本不怕生,对每个人的反应都差不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会逐渐加深,并在两年内达到分离焦虑的高峰;

之后,随着孩子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能够理解什么是分离和离别,能够承受父母短暂的离别。所以分离焦虑逐渐减少,亲子关系会变得更加稳定。

每个宝宝的上述时间表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以田甜为例。半岁之前,她对我的离开总是无动于衷。当时我以为这是一个没有分离焦虑的宝宝。

但是渐渐地,田甜变得越来越粘人。只要我在,我就是唯一;尤其是一年半之后,文章开头描述的情况很正常。

我们要明确一点: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孩子从与母亲分离的那一刻起,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与父母的分离。克服随之而来的焦虑,是孩子走向独立和成熟的第一步。

成长路上的很多事情,比如妈妈复工,断奶,孩子上幼儿园,都像是催化剂。如果处理不当,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

分享一个断奶的例子:

“我还记得我给儿子断奶的时候,我奶奶和外婆跑过来强行把我和儿子隔离。我才七个月大的儿子,突然不见了妈妈的踪影,整天哭得死去活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这些做法绝不是孤立现象。看似高效的决定,实则冷酷无情,会对孩子的身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当一直依赖的拥抱和庇护突然消失;当最亲爱的母亲突然消失。

当你想享受妈妈的爱抚,却被拒绝,孩子该承受多大的心理伤害,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这是多么残酷无情啊!

一个安全感已经消失的孩子如何不焦虑?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呢?其实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尝试。

1。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

分离焦虑的出现,其实源于孩子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关键是和谐的亲子关系。

儿童心理学博士陈欣的一句话让我特别赞同:

“安全感不会因为一次分离而丧失,也不会因为某段时间而坚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小在宝宝和父母的互动中一点一点形成的。”

所以,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最重要的是加强亲子之间的感情。只有得到爱的充分滋养的孩子,才会在内心筑起自信的堡垒,不会因为暂时的分离而不安。

因为他们坚信,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会一如既往的爱他,不会离开他。

正如前段时间在马伊俐被千人称赞的愤怒育儿专家微博所说:

“那时候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培养独立性,延迟满足,挫败教育。现在都是废话!越是从婴儿期就明确满足自己依赖感并得到充分情感反应的孩子,长大后越会感到安全和真正的独立!”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甜腻腻的那段时间,事后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其实那是我工作特别忙的阶段。

工作日早出晚归,经常加班,每天和田甜在一起的时间急剧减少。

陪伴的缺失让小家伙意识到了我对她的忽视和疏远,于是在周末难得的共处中极力靠近我,生怕我离开;而且通过不断的测试,反复的确认,我还是爱她的。

想到这里,眼角湿润了。心理学家戴维·艾尔金德的话萦绕在我的耳边:“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来说非常重要,永远被爱包围着。”

2。面对分离,巧用方法

有时候,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与孩子的差异时,适当的处理也能大大缓解孩子的焦虑。

首先要做的是向孩子们解释整个故事,郑重告别。

充满仪式感的方式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哭而选择不辞而别。

在这方面,杜江在《爸爸去哪儿》5中的做法为我们的父母树立了榜样。有一集,孩子们会和爸爸分开一段时间去摘火龙果。

我为此哭了很多次,很抗拒。面对嗯哼的分离焦虑,杜江没有打骂也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在房间里和儿子进行了一次心平气和的对话-

“爸爸离开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不会有什么伤害。”

“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是个小男子汉,爸爸期望你长大。”

不仅实话实说要暂时离开,还强调很安全,平息了嗯嗯的紧张情绪。最后表现出对嗯哼的信任和期待。

整个过程温和却充满力量,值得借鉴。

其次,充分利用游戏力量,可以让分离变得更容易,更有趣。

当我们要去工作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闹钟,告诉他:“你要和妈妈分开一段时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长时间的捉迷藏游戏。闹铃一响,你妈妈就会出现!”

在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孩子说:“妈妈一直在关注你。只是我和老师有约定。这是秘密行动,你看不见我。”

同时,你可以给孩子看老师发给家长的幼儿园照片或视频,让他们觉得,哇,原来妈妈真的一直在。

此外,主题绘本也能有所帮助。

今年9月,田甜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我给她买了一系列幼儿园相关的绘本,比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魔法之吻》、《我不想去幼儿园》等等。

通过读书让她提前做好心理建设,知道接受“上幼儿园”是什么感觉。

3。稳定情绪,从家长自身做起

其实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会有焦虑的情绪,并且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焦虑。

记得休完产假回到职场之前,我很焦虑。

担心家人照顾不好甜甜,怕我走后小家伙哭,怀疑自己的身心状态还没调整好。

最后,我把牛奶退了。不仅完全没有改变事情的发展,还影响了孩子以后几天的口粮,得不偿失。

所以,有一个稳定的妈妈是多么重要。

内心温柔,坚定,从容,淡定。这是一种强大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对孩子的心态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别担心,妈妈在这里。”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放心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分离焦虑会逐渐消失。但你有没有想过,成长是不可逆的,亲密的时光真的只有短短几年?

所以,无论你是在享受宝宝的依赖,还是在承受他的占用,都要珍惜。

因为,这些是你和你的孩子独一无二的珍贵回忆;因为,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32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9
下一篇2022-11-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