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有穷教育的说法,家境不好的学生备受推崇。
父母总认为给孩子太多钱,孩子学不好。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培养孩子努力的意识,才能让孩子有远大的志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每当孩子在超市、商场拿起东西哭喊着要买的时候,就会听到父母说:
“爸爸妈妈每天都很辛苦,但是赚的钱不多。”
“放下!这个玩具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父母随便说点正经的。也许他们只是想暂时阻止孩子买贵的东西。也许他们是想教育孩子学会节约,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可能他们是真的“穷”,想让孩子早点懂事,为家庭分忧。
我们对贫穷的一般定义是什么,缺钱?
往往父母对孩子的恶语更像是抱怨,发泄对生活的不满。
努力的人不一定要有野心,但有野心的人一定要努力。培养孩子坚韧单纯的性格,不是简单的哭穷、节俭就能做到的。
有人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父母所谓的“良苦用心”对孩子起不到理想的作用。很多时候,父母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却未必知道你一次次的拒绝和哭穷的后果有多严重!
1。让孩子自卑
由于父母哭穷,孩子会逐渐在心里意识到我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我家没有钱,买不起别人有的漂亮衣服和玩具。孩子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炫耀自己的新东西,自然会产生自卑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变得敏感脆弱。
2。让孩子早熟
“推波助澜”的寓言认为,每个人都知道所有的事情,孩子应该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父母不善言辞,可能会让孩子不再乱要东西,变得更懂事。但是也不要太高兴!孩子可能比较内向抑郁,不再撒娇,做事不爱麻烦别人,总是一个人呆着……早熟的孩子让人心疼!
3。让孩子虚荣自私
有的孩子知道家里穷的事实,但更在乎钱和别人的眼光。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穷,看不起自己。孩子甚至学会撒谎来掩饰;我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就没有钱再买了。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虚荣自私。
4。让孩子少花钱
如果一个孩子童年时期过于节俭,长大后不仅不花钱,还会花钱吗?他看到打折便宜的东西就忍不住,也不知道对比物品的性价比,更不会计算花钱的价值。
5。让孩子被金钱支配
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不听话就不给你买玩具。如果他们没有,他们不会给你零花钱。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就像一个陷阱,限制着他们,让他们慢慢被金钱所支配。最后孩子可能很听话,但是被父母的钱压迫。以后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6。影响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我们常常羡慕富人理财的方式。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花钱或存钱。富人懂得投资,穷人是守财奴。真的是穷人和富人的原因吗?只是思维的局限。孩子存钱太多,不知道长远之道,眼界狭窄,格局受限,被打上穷的烙印,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
7。扭曲孩子的金钱观
人生在世,对钱要淡定。但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被严格控制财务,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变得更相信金钱。金钱至上的观念会腐蚀孩子的心灵,扭曲孩子的金钱观,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斤斤计较,难以获得真正幸福的生活。
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面对贫困
贫穷本身并不可耻,甚至可以让孩子的贫穷产生快乐。毕竟父母攒钱陪孩子,给孩子更多的亲子时间。再多的钱也换不来孩子亲情的培养。我想孩子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贫穷带给孩子的不应该是自卑或自卑,而是更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
理性消费
告诉孩子,花钱是有预算的。如果你买了昂贵的玩具,你可能买不起其他东西。让孩子考虑在有限的预算内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培养他正确的理财方式,让他知道家庭的消费水平。你不能买超出他能力的东西。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你得自己去争取钱。正确理性认识金钱。父母自己也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在孩子面前哭穷,而是要有条件的满足孩子,让孩子对钱和财富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思想上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