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全附件关系?你和孩子之间有安全的依恋关系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父子关系都是安全的依恋关系,接下来看看这篇文章。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会决定孩子与父母不同的依恋模式。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一点一点地和父母形成这种依恋关系。如果孩子和父母经常有密切的联系,父母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积极的回应,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和保护,那么他们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就是一种安全的依恋。
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孩子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他觉得如果我能和外界很好地沟通,我就能找到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的方法。这种依恋关系是安全的,可以为孩子接触世界奠定基础,是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也会对孩子的沟通能力、抗压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但并不是每一种亲子关系都是安全的依恋关系。很多父母童年未解决的亲子关系问题,总会影响他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因为这些问题不能给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比如一个小宝宝因为饿了开始哭,但是他爸爸没有注意到。过了一会儿,宝宝哭得更大声了,他爸爸抬起头来。他用手机看了一个帖子,生气地走到孩子床边说,你怎么老是哭?你怎么了?他觉得宝宝要换了,就把宝宝抱起来,默默的换好,放回婴儿床,然后看手机。但是孩子没有停止哭泣。他觉得孩子需要睡午觉,就找了个奶嘴,给他盖上毯子,关上门,希望他安静点,但还是没用。后来父亲看了看表,才发现距离上次喂奶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这才意识到孩子可能饿了,于是赶紧去喂孩子。孩子终于平静下来了,但实际上婴儿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了。通过许多这样的经历,孩子知道父亲不可能总是理解他发出的需求信号,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也就是说,孩子在情感上不会尽可能依赖父母。孩子和别人的关系会变得冷漠。为了不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脆弱,他们不断削弱右脑对情绪的感知,逐渐依赖左脑的理性思维模式。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对别人漠不关心的抑郁症患者。那么为什么这个孩子的父亲如此冷漠呢?大概也是爸爸的童年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吧。这样的人似乎感觉不到别人的存在,对自己孩子的感受不敏感,甚至会忽略自己的情绪信号,仿佛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都是空白的。
我们来看看二爸是怎么做的。婴儿哭了。这位父亲听到了,但犹豫了。没有信心安慰孩子,他着急了,抱起了孩子。突然,他想起了自己工作上的烦恼,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他曾经暗暗发誓,再也不会重蹈覆辙。这个时候,孩子还在哭。他想这一定是孩子最难过的时候。他表现出紧张的表情,所以没有办法安慰孩子。她给宝宝喂了奶,宝宝就不哭了,但是爸爸还是一脸凝重,因为他不知道下次女儿再哭的时候怎么安慰她。如果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个孩子就会形成焦虑依恋。孩子还不确定父母是否能满足他的需求,因为这样的父母有时能,有时不能。这种焦虑导致孩子内心的不确定,会让孩子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感到不可靠。那么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可能在童年时期有反复无常的照顾,或者过度依赖照顾,内心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父母感受到孩子发出的信号。
我们来看看三中家长的做法:孩子哭的时候,爸爸很难过。他扔下手机,直接跑到孩子床边,想立刻止住他的哭声。他抱起孩子就很没礼貌,女儿就开始哭的更大声了。因为他不仅饿,而且很不舒服。父亲发现孩子可能饿了,就把孩子带到厨房,迅速准备好奶瓶。结果瓶子突然掉到地上摔碎了。女儿受到惊吓,哭得更大声了。这时,父亲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喝多了的父亲。他经常在喝醉后打骂自己,他发誓绝不像父亲那样。过了一会儿,孩子在他怀里不哭了,开始发呆。父亲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赶紧准备好奶瓶,才坐下来给孩子喂奶。孩子过了很久才回头看父亲的脸,眼神呆滞,面无表情。
在例子中,这位父亲的童年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回忆。如果女儿不开心,父亲就会陷入恍惚,陷入自己的情感创伤,把孩子扔到一边。这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和恐惧,孩子会因为认为激烈的情绪难以控制而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就会形成紊乱的依恋模式,很难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激烈情绪。长大后可能会有心理分裂的倾向,面对压力时无能为力。
上面我们讲了亲子关系中的三种依恋模式。我们总结一下,父母与孩子不同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不同的依恋模式。如果童年时期父母缺乏家庭间的情感交流,就会对孩子的感受不敏感,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如果你在感情上不尽可能依赖父母,你和别人的关系就会变得冷漠。如果你的父母在童年时期的关爱是善变的,他们成年后会过于注重依恋,内心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你的孩子可能会形成焦虑的依恋。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会让孩子觉得和别人的联系不可靠。如果他们的父母在童年时期受过精神创伤,父母的情绪多变,他们往往会受到惊吓。因为他们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所以可能会形成混乱的依恋模式。这样的孩子很难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激烈情绪,心理上可能会有分裂的倾向。
总之,这三种依恋模式都不是安全的依恋模式。了解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对号入座,而是希望父母和朋友能够通过分析他们的依恋类型,加深你对自己的了解,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改善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促进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