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都非常习惯用“不要”之类的负面语言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以此来限制和规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语言被称为“消极语言”或“无语言”。我们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告诉我们的孩子做什么?
我们可以把自己当孩子,认真听我的两轮指令,能跟着走最好。
第一轮:不要坐下,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嘴巴紧闭,嘴巴张开,看手机,站好,或者站着。
第二轮:站起来,举手,张嘴,闭上嘴,看书,绕着房子走一圈,坐下。
听了这两轮说明,你觉得有区别吗?在我的线下家长课堂上,经常有家长觉得第一轮说明不明确,需要花时间思考,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个理论是说明很明确,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很好理解。
这就是“正面语言”的作用。它能明确地给出指令,使执行者有明确的目标和行为方向。不用想太多,就达到了授人以柄的目的。
请看下面几个小案例-
有一次我两岁多的小外甥来家里玩,看到我们家地板上放着一个乌龟模型,就上去拍。他妈一直说:“不要拍乌龟,乌龟坏了怎么办?”但是孩子们一直在拍,好像没听见一样。我走过去,拉着孩子的手,示范怎么轻轻摸乌龟壳,告诉他:“轻轻摸乌龟,轻轻摸乌龟,轻轻摸乌龟。”放开孩子的手后,他开始跟我学,一边摸乌龟一边嘴里念叨着“轻轻摸乌龟”。后来他又去玩别的玩具,但每隔一段时间就跑到乌龟模型那里说:“轻轻摸摸乌龟。”我侄子真的很喜欢萌萌那个看起来很呆的乌龟模型。他最初的掌掴也是为了表达爱意,因为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正确表达爱意。孩子往往会用一些看似不恰当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原本的权利需求。
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别碰这个!”“不能乱跑!”“别在马路上玩!”但结果往往是强化了“不”和“不”背后的行为,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想做相应的测试。因为孩子的语言发育还不完善,“不要”、“不要”、“不能”对他们来说是太抽象的概念,理解不了,而“摸”、“跑”、“在路上玩”是明确的指令,做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家长要少说“不”、“不能”、“不要”,转化成积极的语言再说出来,教会孩子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
-比如你想对孩子说“别碰这个”,把不能碰的东西收起来,把能碰的东西放在他面前。
然后告诉孩子可以摸的东西。如果那些不能碰的不能拆,比如电源插座,那就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比如会触电,手会疼。大一点的孩子能理解危险的含义。
-比如你在停车场或者过马路的时候,想对孩子说“不要乱跑”,可以改成:在停车场或者过马路的时候,要牵着妈妈的手。孩子会确切地知道你想要他做什么。每次都这么说,每次都这么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比如你想说“不要在路上玩”,你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去哪里玩。比如给孩子梳头时想说“别摇头”,可以说“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或者给她一个熊抱,说“看着镜子里的熊”。这孩子答应不再到处走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