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你的“成绩单”,不要因为你的焦虑“绑架”了孩子的童年!

孩子不是你的“成绩单”,不要因为你的焦虑“绑架”了孩子的童年!,第1张

孩子不是你的“成绩单”,不要因为你的焦虑“绑架”了孩子的童年!

这么快的年代,大家都在争先恐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是所有家长的共识。甚至有家长算出,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离高考还有6414天!

然而,北师大教授边告诉他的父母,“奔忙”的心理焦虑大多来自成年人。其实过早戴上补习班的枷锁,未必能帮助孩子“起跑”,因为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如果我慢下来,我的孩子会落后吗?

新学期伊始,卞教授收到了一位80后母亲的来信。她说,女儿今年下半年开始上小学三年级,感觉自己左右为难,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这位妈妈认为,孩子在小学三年级还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玩耍上,或者放在学科之外的发展上。但她发现,自己孩子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报了各种补习班和辅导班。如果女儿不报,会不会落后于其他同学?妈妈心里真的很不安。

她还加入了很多家庭教育群,家长们在这里交流教育理念,展示孩子的成长。很多孩子各有所长,有的小小年纪就获得了各种奖项和荣誉称号,有的甚至出了书。这位妈妈开始感受到压力:现在女儿还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天赋,以后会变得优秀吗?如果我的女儿变成了许多大树中的一棵小草,她如何沐浴阳光和雨水?有时候她也想退出这个群体,但是又觉得自己退出不了,所以在这样的困境中,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么快的年代,大家都在奔波。如果我慢下来,我的孩子会落后吗?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过这种困惑。还有人算算,孩子刚出生,离高考还有6414天。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其实在2015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边教授就和我们中国教育报发起了一个调查,专门讨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个话题。

调查结果显示,约19.0%的家长表示赞同,29.2%的家长表示赞同,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不赞同(图1)。

我们还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是孩子出生的那天吗?是幼儿园入园的日子吗?是小学的日子吗?中学以后?还是根本没有‘起跑线’?”家长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并不完全统一。

虽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成为了很多家长育儿焦虑的一个出发点。父母爱孩子,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很多孩子不认同父母的爱,也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

父母不恰当的爱其实是洪水猛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豆瓣群,叫“父母双全恶”。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会很惊讶。这个群体在几年内迅速聚集了数万人参与讨论。我觉得家长应该去看看这个群体,会让你对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思考。

家本来是人生的港湾,是最温暖的地方,但在这个群体里,家成了世界上最不可原谅的地方。你可以看看他们的热门话题,比如“父母在你心中毁掉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学历更高的家长更是气疯了。”“中国父母如何把孩子变成剩女?”以及“从小到大,父母爱的是别人的孩子而不是我。”也许父母不那么想,但是他们的很多行为伤害了孩子。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经说过:“他们伤害了你,你的父亲和母亲,虽然他们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确实伤害了。”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为什么父母爱孩子,孩子却没有感觉到,或者感觉和父母的初衷有很大差距,甚至相反?

我们一直在讨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但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的大量证据可以证明,父母的言行、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调节情绪的能力、父母的婚姻质量等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比如有一项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纵容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然后考察不同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自尊和抑郁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教养方式下儿童的三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在权威的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更高,抑郁程度更低。其他三种育儿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和自尊心出现一些问题。

再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生活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永久性的影响,改变儿童大脑的体积和结构。在这项研究中,儿童被分为四组:一组是正常组;一类群体生活条件差,如营养不良;还有两个群体缺乏教育,一个是被父母打骂的,一个是被父母忽视的。

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其他三组孩子的大脑都有明显的变化。大脑左侧的杏仁核,左侧的海马体,右侧的海马体都比较小。这意味着早期经验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是不可逆的,是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的影响是永久的。

在名为“父母是恶”的群里,有一篇文章深深触动了我。一个男生说他妈妈很喜欢养植物,但是她总是在抱怨别人的植物长得很好,为什么她种的植物叶子会有黄色的斑点,导致叶子有缺陷,很丑。但实际上,他妈妈只是在业余时间给植物浇水,忙的时候忘记浇水,所以养不好。

他说他的命运和植物一样。他妈妈忙的时候,就纵容他,不理他。然后她抱怨他不如其他孩子。有一天搬家,他妈妈打碎了一盆植物,发现植物的根部长满了不知名的虫子,让她恶心。男孩在想,我的根烂了,妈妈会有同样的感觉吗?所以,当父母抱怨孩子不好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混淆“5+2=0”

还有很多家长说,孩子小的时候和我们相处的多了,那么孩子上学以后,是不是意味着学校负主要责任?事实上,大量研究发现,家庭教育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一样的,但是结果会不一样,因为家长自身的情况和家庭的教育会影响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学校教育不一致,那么孩子回家后的一个周末,学校教育五天的成果就消失了,也就是“5+2=0”。比如学校说要减负,尽量减少布置的作业,但是家长说不要,觉得学校作业太少,只好增加负担,布置作业。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学校鼓励孩子做自己的事,但在家里,家长说:你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我们会帮你做的。比如在学校,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不要怕犯错。而是家长的做法是打孩子,训斥孩子:“你为什么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些矛盾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很多措施落实不到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孩子无所适从。

另外,我国近年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活动并不了解,改革遇到了很大阻力。比如很多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活动,家长认为会占用孩子的时间,影响孩子上补习班。但一方面,这些补习班会让孩子厌学;另一方面,他们会让孩子觉得在学校听不听课无所谓,因为有其他渠道可以听,会影响学校教育。

所以,无论是父母本身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还是父母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节作用,都说明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

父母要做好自己,帮助孩子发展

父母做好自己,孩子才有越来越多的心理资源。

第一,孩子就是孩子,不是父母的成绩单。

有这么一个有趣又简单的研究。研究人员问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你认为孩子是你的“成绩单”吗?这个“成绩单”不是孩子学习的成绩单,而是孩子的表现是不是你的面子,是不是你教育孩子成绩的证明。如果孩子表现好,你会觉得脸上无光。中国和美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明显的差距。

中国家长基本接近“非常认同”的数值,而美国家长的认同度要低很多。也就是说,相比美国家长,中国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脸面,是我的“成绩单”,所以孩子是否考上北大清华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孩子是否听话,是否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是否实现父母未能实现的梦想,这对很多中国父母来说非常重要。

家长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特的个体,减少过度的控制。这个中美对比研究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父母之所以认为孩子是成绩单,是因为中国父母一直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例如,许多中国父母通常会说:“我是你的父亲/母亲。你一定要听我的,将来你会明白我是在对你好。”其实这是因为孩子没有被当成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被过度控制了。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她把她的孩子分成两组,给他们分配任务。一组孩子完成了所有的任务,而另一组只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结果是,完成了所有任务的孩子对这个任务的记忆并不深刻,而只完成了一半的孩子却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圈心理”。只有当一件事完成了,我们才会感到释怀。如果不完整,就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遗憾。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弥补这个遗憾。所以很多孩子成年后都想弥补十几岁的遗憾。

如果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不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研究证明,当孩子被过度控制时,他很容易在遇到挫折时逃避问题,对完成目标失去信心,这也会削弱他的自立能力。所以,孩子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父母是代替不了他的。也有许多心理学研究发现,当目标包括生活中的各种小目标和大目标,这些目标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的,那么孩子更愿意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过度控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的心理自我辩解。

青春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父母会很头疼。孩子的自我认同在这个时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需要孩子自己去探索。其实适当的叛逆是孩子自我探索的体现,对孩子的成长是有意义的。当然叛逆有好的开始,但不一定有好的结局,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但是如果阻止孩子自我探索,可能会导致很多行为和情绪上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年就要回到青春,也就是重新探索自己。

二、父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材。

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教材。我们总是看到父母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自己却做不到。比如告诉孩子不要躺着看书,但是他们躺着在看书。孩子被要求一边玩电脑一边睡觉,自己却在看手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这个结论大家都知道,但是它的原理在哪里呢?

有一个关于分享的实验。实验者将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随机分为四组。第一组,大人劝孩子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大人不分享自己的好东西。第二组,大人劝孩子学会分享,大人也带头分享。第三组,大人只劝孩子分享,自己不分享。第四组,大人劝孩子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大人分享。这个实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言语的说服力,一个是行为的示范作用。结果第二组效果最好。大人不仅要说服孩子学会分享,还要带头分享。第四组的效果比第一组和第三组好,因为第四组虽然劝说不要分享,但实际上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换句话说,口头劝说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明显,实际行为的影响更重要。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父母的言行。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孩子分成两组,让第一组孩子观看大人攻击充气塑料娃娃,包括行为上的拳打脚踢和言语上的辱骂。第二组孩子平静地看着大人玩塑料娃娃。最后的结果非常令人惊讶。当两组儿童被带到充气娃娃面前时,观看暴力模式的儿童更容易对娃娃使用暴力,且行为暴力多于言语暴力。

其实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观察学习、模仿学习等。孩子每天都和父母在一起,父母是他最直接的榜样,最直接的观察和模仿对象。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一定要自己去做。如果要求孩子有礼貌,父母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发脾气,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求孩子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家长首先要做到。

第三,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项针对数万个家庭和孩子的大数据调查显示,亲子关系每增加10%,孩子的积极行为会立即增加,包括对学校的归属感、良好的道德行为、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同时,孩子的负面行为也会减少,比如沉迷网络。这说明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会感到更自信,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

1。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分离的过程

亲子关系和其他任何关系的区别在于,亲子关系会越来越远。刚开始的时候,孩子非常依赖父母。等孩子长大了,越来越独立,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家庭教育成功的一个标志,恰恰是孩子能不能离开你,你能不能离开孩子。很多孩子,甚至是从国外学回来回国的,还在家里啃着,哪里都不肯去。这其实是我们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标志。

也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会担心孩子怎么会离我越来越远。其实这种距离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父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龄前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父母起主导作用,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尤为重要。但是在孩子变得和父母平等的过程中,亲子沟通变得更加重要。

2.0到6岁的依恋关系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生命早期,尤其是0-3岁,是建立亲子依恋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父母的依恋关系中,儿童逐渐建构对自我和他人形象的认知,进而判断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还是冷漠危险的。在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可爱,被接纳,有价值,别人值得信任,有爱心,世界是安全的。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孩子觉得自己不被接受,不被喜欢,别人冷漠,被拒绝,这个世界很可怕。

在不同的依恋关系中,阅读和玩玩具、探索陌生环境和与父母沟通的时间会有显著差异。有了积极的亲子依恋,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会表现得更好,包括语言发展、自我评价、素质能力、人际关系,甚至恋爱婚姻的亲密关系。

我们应该从小就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让他们有固定的依靠。不要轻易改变依赖者或环境,多给孩子社会刺激,多和孩子接触,做一个敏感的爸爸妈妈。父母应该及时积极地回应孩子的感受或需求。

3。有效的亲子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无效的亲子沟通其实是亲子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是亲子冲突的催化剂,而有效的亲子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是解决亲子冲突的开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要求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家长要慢慢和孩子平等沟通。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行为,更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了解他们的期望和欲望。这些事情恰恰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他们往往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家长找到依据,和孩子沟通。

比如孩子在青春期情绪多变,其实和大脑发育有关。杏仁核是控制人们情绪的大脑区域。这个杏仁核在青春期开始快速发育,但控制情绪的脑区只能在青年后期甚至二十几岁才能慢慢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是急需沟通的,大脑比较冲动,家长应该对他们多一些理解。

同时,家长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比如陈述要求,不要唠叨。比如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家长要让孩子把房间收拾好,不要延伸到他长大了应该做什么。

结束语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由很多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素质和自身的成长,父母的婚姻,家庭的学习资源,父母和出身家庭的关系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要理解孩子,也要理解自己。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0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