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怪象:有个年龄段,父母让孩子“不独立”反而有好处

育儿怪象:有个年龄段,父母让孩子“不独立”反而有好处,第1张

育儿怪象:有个年龄段,父母让孩子“不独立”反而有好处

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吗?也许你错了。最近有个破妈妈说儿子的表现: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儿子会认真尝试自己拼积木,做了好几个很优秀的模型。当妈妈想让儿子独立拼积木的时候,没多久孩子就没有妈妈的陪伴自己拼了。

后来,这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有类似的表现:没有妈妈的陪伴,画画不到1分钟就把笔扔了;没有我妈的陪伴,我叠衣服也只是叠了一条内裤,就弃之不用了。没有妈妈的陪伴,我看了3页的绘本就说不好看...

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孩子的这种表现,其他家庭并不陌生。普遍现象下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心理规律——社会易化现象。

1897年,心理学家诺曼·特里普利特(NormanTriplett)通过实验首次证实了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实验分为三轮。第一轮,孩子们踩自行车,没有任何陪伴。第二轮,孩子踩自行车时,让人在旁边跑;第三轮,孩子骑自行车,附近的人也骑自行车。结果表明,当有人像孩子一样骑自行车时,孩子骑自行车更用力,速度也更快。

与孩子独自跳舞时相比,当父母出现在孩子身边时,儿童舞蹈的动作更加标准有力...这大概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社会促进现象:

1)陪伴效应

孩子因为有父母的陪伴,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总能以积极的心态争取更好的表现。

2)评估效果

家长的社会鼓励现象,有时来自于评价效应。当父母出现在孩子身边时,即使父母不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也会认为父母在心里评价他们。因为有这种心理,孩子态度认真会做得更好。

看下面这个家长鼓励孩子的现象——你的公司对孩子有多重要?

促成现象1:

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父亲是建筑工人。他非常努力地工作来支付他的学费。正因为如此,孩子觉得父亲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对父亲充满怨恨,成绩差,作业做得不用心。

有一天,孩子正准备随便处理作业的时候,爸爸从外面匆匆赶回来了。“咕嘟咕嘟”喝了一杯水后,坐到了孩子旁边的餐桌上。像变魔术一样,他突然拿出一本书读了起来。

“爸爸,你在干什么?”

“嗯...我会陪你做作业,我父亲会在那里...读书!”孩子觉得很有动力,认真做作业。

从那以后,每天,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他的父亲都会及时赶到,总是坐在同一把椅子上,面前放着同一本书...当孩子长大考上大学,父亲高高兴兴陪着儿子去火车站买票的时候,孩子才发现,父亲除了父子的名字,其他字都不认识。

这个孩子是我大学的同学,每当说起这个故事,他的脸上都会挂满泪水。

促成现象2:

记得小时候,每年暑假我都会去外婆家。奶奶不识字,但是为了让我们更认真,她也在课桌前学习写字。有一年,我奶奶说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她让我的一个小学表姐教她写孟小舒(外婆的名字)。后来来了一个老师,才发现外婆写了满满一本书“我是个傻逼”,调皮的表弟对外婆恶作剧。但是,我奶奶后来不仅写了自己的名字,而且写得很漂亮。在我们奶奶的陪伴下,一个个在学习上也很进步。

促成现象3:

我儿子,有一次我生病了,急着给我做鸡蛋汤。从冰箱里拿出一些鸡蛋后,他敲开蛋壳,在一个大碗里搅拌。水烧开的时候,不小心把碗打翻了,鸡蛋都洒了。水烧开了,但是没有鸡蛋。他的儿子非常沮丧,所以他决定不做这件事。这时他爸爸说“做他的帮手”,我作为观众饶有兴趣地站在他身边。儿子的兴趣又来了。这一次,他故意把打好的鸡蛋放在桌下,这样就不容易打翻了,我终于喝到了热气腾腾的鸡蛋汤。

什么会让社会对现象的消失有所贡献?

当孩子觉得父母不“用心”的时候,就叫“彼此疏远”。父母的虚假投入和陪伴会伤害孩子,导致社会鼓励现象的消失。另外,当孩子不想要父母的陪伴时,父母的有意陪伴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也会导致鼓励现象的消失。

父母应该什么时候陪伴?孩子什么时候能独立?

毫无疑问,鼓励孩子独立是最终目的,但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父母应该什么时候陪伴呢?孩子什么时候应该独立?从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确实没有明确的答案。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6、7岁后,如果你还想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可能会被孩子嫌弃。所以,当孩子需要你的陪伴时,就不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了?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鼓励孩子独立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些事情。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原则可以是这样的:先让孩子独立完成,但当看到孩子长时间似乎做不了某件事,或者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可以尝试陪孩子一起做。因为一个孩子从依赖到真正的独立,他们的成长和付出肯定不会太短。破坏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很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在逼迫孩子独立。孩子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父母陪着可能比孩子自己做更好。

除了做事的积极方面,父母的陪伴也能积极促进孩子的心理方面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史蒂夫·比德尔夫(SteveBiddulph)认为,机器可以驱使孩子做事情,但不能帮助孩子发展情绪。这样的孩子会成长为奇怪的生物。纵观我们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有很多优秀的人。这些优秀的人大多有很强的做事动机,但是只要你和他们接触,就会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些心理缺陷。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总是充满焦虑。有时候,甚至这些人可以说是疯狂的工作机器。在Grant&;InglueCK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在童年时没有父母做事情的孩子在成年时往往伴随着焦虑。

“陪伴是最长的告白”,尤其是对成长中的孩子。所以,要想让孩子培养对事物的热情,父母就应该是陪伴孩子走向独立成熟的“引路人”,他们的陪伴也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91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