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情绪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及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游戏和场景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今天我继续和大家分享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调节情绪。我们先来看生活中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件事。
跳绳之类的东西,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第一,他会觉得老师不信任我,在家跳绳的结果。
第二,我觉得老师不守信用。我说父母签字确认的时候会送我一份礼物,我没有送。
第三,我质疑老师。我昨天已经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但是今天要求又变了。如果是,以后我可以随便违规吗?
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社会的一切都向我们倾斜,也不可能好运永远拥抱自己。孩子难免会受委屈,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父母应该怎么做?
跳绳跳出来
果妈就是这样帮果果调节情绪的:
[同理心]
看到曹保果放学回来不太高兴,曹保果问为什么,马上抱住了曹保果,让曹保果感受到了妈妈的关心和理解。
[情感意识]
郭妈妈鼓励说出自己的感受。曹保果感到悲伤、愤怒和不公平,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意识。水果表达自己的感情也是一种宣泄,这个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果的情绪。
[情绪归因]
郭妈妈就此事询问了郭郭的意见,引导郭郭归因。果果觉得不公平,认为老师应该把规则说得更清楚,然后果果觉得自己错了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郭果情绪的原因。
[调整行为]
郭妈妈为设想了一个情景:“如果你是老师呢?如果你得到了礼物呢?”如果你回答了,说明你的情绪已经调整好了,行为也改变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事实上,曹保果妈妈一直在帮助曹保果理清自己的情绪,并不断引导他到其他地方去思考。“如果你是老师呢?如果你得到了礼物,你会怎么做?”让曹保果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学会理解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曹保果不断调整自己,试图说服自己接受和理解。一开始,他觉得老师不公平。后来他觉得“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只有一次,平时考再好也没用”,所以觉得很公平。最后,在总结这件事时,曹保果认为“我们今后应该努力工作,不应该心存侥幸”。
我相信,如果曹保果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会更懂得调整自己,更懂得理解别人。
培养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情感意识。
要善于观察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你此刻的感受,以及你身体上的感受。
当孩子产生情绪时,父母立即帮助孩子识别情绪,与他感同身受,让他感到被理解和被重视。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对情绪的快速反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情绪感知的习惯。
第二步,情感归因。
情绪归因是指从认知上解释情绪产生原因的一种情绪理解策略。通俗地说,就是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情绪(比如生气)。
首先,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情绪的。其次,要让孩子知道产生情绪的原因。了解情绪的来龙去脉,分清哪些是别人的原因,哪些是自己的原因,情绪才能得到缓解。
第三步,表达自己的情绪,做出改变。
有的孩子生气的时候会大喊大叫,有的孩子不开心的时候会扔东西,有的甚至会撞到头。都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经过情绪认知和归因,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合理的表达情绪的方式,进行行为改变。
比如你在等待的时候,可以表达你对等待的焦虑和担心:“你这样等下去,我的心脏受不了了!”
成长不是小事
曹保果在跳绳中遇到了一个小“挫折”。在马国的指导下,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它,从悲伤和愤怒的情绪中走出来,学会了理解老师,并且能够振作起来,继续努力。这是一种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值得父母关注,比如跳绳。当孩子受了委屈,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把自己积累的情绪发泄出来。
如果不说,或者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说,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心理压力。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小心,忽视了孩子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人格。
成长不是小事。父母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孩子的情感世界没有大人丰富,情感往往写在脸上。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情绪不对,要及时了解,耐心倾听,做好疏导工作。
孩子的成长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所以从小培养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我调节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不是在学校拿了多少分,拿了多少奖。孩子的心理阳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家长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长期坚持,就会帮助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自我调节习惯。
你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在情绪调节上也是如此。所以,在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之前,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好情绪的调节和管理。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父母在提高孩子情绪调节能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情绪引导,一个是情绪消除。
情绪型父母会调节孩子的情绪,把孩子的负面情绪看成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机会,指导孩子如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父母本身往往也是优秀的情绪管理者。
消除情绪父母害怕看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更多的是想结束孩子的情绪,改变孩子的负面情绪。这样的父母往往情绪管理不善。
当孩子一次次挑战父母的耐心时,也在挑战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你能处理好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