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新家装修,我爸一般都要上班。“监工”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每天都要去装修现场和师傅们交流。这一天,在新家的电梯里,我遇到了一位领着孙子下楼的老奶奶。装修前,我拜访了邻居,为装修时的噪音干扰道歉。我当时就认识了这个奶奶。所以一进电梯,我就跟老人打招呼。老人回应我,同时低头拉着孙子的手,让孩子跟我问好。
小男孩两岁半。看着我。他不开口。奶奶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怕生?这个阿姨就住楼下,以前来过我们家。你忘了吗?向阿姨问好!”
我连忙打圆场:“孩子和阿姨不熟,不知道怎么打招呼。没关系,多看几次就熟悉了!我家有个小弟弟,以后你们俩可以一起玩。”
一眨眼,我就到了。出电梯的时候,楼上的奶奶还在教孙子对人要有礼貌。
很久以前,我妈在微信上讲了一个被亲戚嘲讽的故事-
过年的时候,她带着2岁的女儿去曾祖母家吃饭。虽然事先给孩子做了思想工作,但还是让她听妈妈的话,给阿姨、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说新年好。但是面对几十个不是很熟的人,孩子们一开始都很配合,到了小姑姥姥家,不管怎么引导,孩子们的小嘴都压得紧紧的。
虽然这个朋友一直说对不起,但是她嫂子还是给孩子起了个“懦夫”“无知”的外号。这件事之后,每次聚餐都用来取笑孩子,孩子自然就和她越来越不亲近,最后发展到看她转身离开。我小姨的奶奶,本来生活就不好,甚至开始说孩子是大人态度的一面镜子,说“反正我穷,一直被别人看不起”。
其实孩子拒绝和陌生人打招呼,和礼貌与否无关。从“认人”开始,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不同的“认生”阶段。
大部分孩子在1岁左右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认知期”[h/]
我跟好几个妈妈聊过这个问题,大家的孩子无一例外都一直在“认学生”。
有的孩子在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对照顾自己的人表现出热情,比如妈妈、奶奶或外婆,而对不怎么和自己相处的爸爸或爷爷表现出冷漠;
大部分孩子在半岁后就能清楚区分家人和外人,看陌生人时会充满警惕;
德国教育学专家Christiane曾说:
宝宝的收养期随着他的成长而自然到来。很可能适应期会在一夜之间到来。
没错,“认知期”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自然到来的,是孩子心智发展,尤其是记忆力正常发展的标志之一。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认陌生人时,说明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记忆和辨别能力。他能开始记住熟悉的面孔,分辨不熟悉的面孔,甚至能分辨出一些面孔的明显特征。比如那些喜欢阿姨不喜欢叔叔的宝宝,对男女五官有自己的判断。
同时,“认命”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他意识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个体时,很多宝宝会害怕陌生人给自己带来伤害,于是用躲避甚至哭闹的方式向家人传达自己的情绪,从而得到保护。
所以,“认学生”其实是孩子记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的信号。作为养育者,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信号时,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进一步发展记忆能力和社会意识。
增加外出活动时间带宝宝出去走走,尤其是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人多、孩子多的地方,让宝宝接触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面孔和声音。
多参加集体活动也可以带宝宝参加大人的聚会。宝宝看似懵懂,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周围的人和环境。大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婴儿会从眼睛里看出来。等他们大一点,甚至会主动模仿学习。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人的集体活动对宝宝适应陌生环境,发展社交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尤其是几个家庭带着孩子参加的活动。有同伴在场,婴儿更容易感到放松。
维护宝宝安全需求带宝宝出去玩或者参加集体活动。注意不要在这种场合制造太多的噪音。特别是,你应该避免许多陌生人吵闹地看着你的孩子,并竞相抱着和逗你的孩子。这种不尊重、不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行为,只会增加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
3岁左右,孩子可能会突然变得“怕生”[h/]
S的女儿还有两个月就三岁了,一岁前经历了一段“认命期”。用S的话说,女儿比同龄的孩子更敏感,面对不熟悉的人和环境特别谨慎,总是皱着眉头,一脸严肃。
好在S是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灵活。他几乎每天都让小区里同龄的妈妈带着宝宝出去活动,有时在小区公园玩,有时在附近的商场溜达。如果天气不适合出门,他会约其他宝宝在家玩。
在这种常规的社交活动中,S的女儿一开始是“慢热”的,经常在聚会结束时High起来,放开手脚去玩。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融入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即使和不认识的孩子在一起,也能很快相处。他们出门遇到人打招呼,总是风度翩翩,从不畏惧。
然而不久前,S跟我抱怨她女儿突然不讲理了。在小区玩,总是自己玩,不再主动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别人让她打招呼,她要么不理,要么直接给你一个“不”。s着急了。为什么孩子的社交能力突然退步了?
其实这不是倒退,而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新进步。
我们在曾经推送的文章《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社交能力,做好这件小事是关键》中分析了“可怕二”阶段孩子的心理状态:
在一岁半之前,孩子的走、跑、跳能力是有限的,他们花更多的时间观察周围环境,模仿力所能及的东西。
两三岁的时候,随着语言和身体运动技能的快速发展,他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能做什么,每天做什么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我还能做什么?
其实他们总能发现自己身上的新东西:我可以倒着走;我可以用一只脚跳起来;我可以拿勺子,这样我就可以把米饭放进嘴里;我能憋住我的尿...
这些大人眼中的一切调皮行为,他们乐此不疲,总是试图用有限的言语和出格的动作来强调自己的干练和独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可爱的孩子总是挂在嘴边的“不要”。不管丢什么样的脸,从不跟不熟的人打招呼,也不理会不喜欢的人。
而且,孩子对自己越有信心,这些表现就越突出。
孩子“认陌生人”可不是“粗鲁”那么简单的事情[h/]
我以前的同事G和S一样,被孩子们突如其来的“无知”和“不礼貌”搞糊涂了。
那时候G的儿子刚满3岁。他周末和她一起来编辑部,对我们的热情款待不予理睬,让G很尴尬。针对儿子闹的行为,她补了一大堆育儿知识,决定采取“三不原则”:不打不骂不放任。
G跟我说所谓“不打”,就是你不想以暴制暴,让孩子把动手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谓“不骂”,就是批评时不使用侮辱性语言,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所谓“放任”,就是每当孩子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时,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正确的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
那段时间,G告诉儿子今天要去哪里,带他出去之前会遇到谁;见面后,她会正式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儿子,同时先给她送上礼貌的问候。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G总是热情的打招呼。虽然我不强求儿子打招呼,但是我一定会跟儿子解释是谁,为什么我妈一会要跟他打招呼。
现在G的儿子8岁了。不久前,我们见过一次。小男孩热情有礼,很有分寸地照顾着比他小的同学哲,和他内心的秀友完全不一样。
“认学生”还是“不认学生”,都怕太过分
在“认生”这个问题上,每个孩子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有的孩子去陌生的地方,遇到陌生人,基本上不肯放开妈妈的手;当别人逗逗他们,他们抗拒或哭泣;有的孩子一开始很谨慎,但给一些时间,就能慢慢融入新环境,和小伙伴打成一片;还有其他的孩子,和大家“自来熟”。我的同学哲就是这种类型,我需要重点培养他的边界感和适当的极限。
这些差异与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养方式加以引导和改善。
那些“认生”严重的孩子,需要父母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多元的社会环境,而且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多鼓励,不要强迫孩子马上接受和融入新环境。
如果孩子太“自来”,我们要注意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要知道,孩子进入陌生环境,遇到陌生人,保持适度的距离是一件好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