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应该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孩子。他们真的能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吗?让我们来看看让孩子学会独立的四个小方法。
经常有妈妈的苦恼。孩子上幼儿园了,还是很粘人。他喝水穿衣都要叫人,一点都不独立。婴儿确实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但是到了幼儿园,他们就有了更多的能力和潜力。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照顾的太过细心,反而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独立自主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自理能力是独立的基础。从自己吃饭穿衣,自己拿报纸,自己倒垃圾,自己上学,自己购物...随着孩子生活技能的增强,他会越来越独立。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下面给大家一些小技巧。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
有个日本妈妈叫森雅子。她曾经是一个和山口百惠同名的偶像。与有外遇的丈夫离婚后,她独自抚养三个儿子,经常被嘲笑为“很冷的妈妈”。森雅子擅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她定了三条家规:
1兄弟之间必须说敬语;
2晚上11点前必须回家,并且立刻锁门;
3年满18岁,必须独立,强行搬出家门。
对此,森雅子解释道:“兄弟之间为了让对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关系,应该说敬语。哥哥要像哥哥,弟弟要像弟弟。”
孩子回家晚了,她真的永远也不能开门。她说:“让他睡在院子里的地上。我会睡在我的房间里。”她的原则是,定下的规矩一定要执行,让孩子学会原则的重要性。
这种客观冷静的视角来自于森雅子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某某母亲,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如果你想教你的孩子独立,你应该首先告诉他们,你妈妈也是独立的。
让孩子学会独处
学会独处对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有重要意义。人们往往只是把沟通当成一种能力,而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孩子不需要有人一直陪着玩。要培养他一个人玩的能力,让他呆一会儿,探索一个人玩的乐趣。
德国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很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方法是鼓励和训练孩子独立玩耍。孩子们会找到自己的方式或游戏来消磨自己的“无聊”,这将大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平时也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更多安全独处的机会,安排他做一些需要自己一个人完成的活动,比如阅读、画画、拼图等。,并为他设定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渐渐地,孩子会在独处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自然不会总粘着别人。
给孩子自由时间
很多人认为孩子太小,不会安排时间。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意见,把孩子的生活塞得满满的。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动地执行大人的安排,那么他的自主性永远也培养不出来。
所以建议家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天给孩子一段自由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可以搭积木,玩拼图,画画,跳舞,甚至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这段时间是孩子们的自由玩耍时间,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孩子有任务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比如先练琴还是先拍球。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当然,父母要提前安排好重要的事情。
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小脑袋里充满奇思妙想空。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有些家长会马上告诉他答案。但你有没有想过,长此以往,孩子会失去独立思考的动力,只是等待别人提供现成的答案。
那么,更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比如一个小孩要去一个游乐场,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去。与其马上给他指路,不如先引导他想办法:“你觉得有哪些办法?”“你可以看看地图,打开手机导航,或者问问交警叔叔!”
接龙也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妈妈可以先讲一个开头,然后让孩子继续补下面的。不要管孩子逻辑是否通顺,一定要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这样既能增强亲子阅读的趣味性,又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妈妈要明白,只有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各种潜能,进入社会后才会更加游刃有余。所以,不要什么都替你做,要给孩子探索、学习、思考、选择的机会,为他未来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今天我们谈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简单告诉你几个小方法: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榜样
2让孩子学会独处
3给孩子自由时间
4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母爱不是永久的占有,而是体面的退出。母爱的首要任务是与孩子亲密无间,关心孩子的成长;第二项任务是与儿童分开,促进他们的独立。所以,对于母亲来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该出手时出手”,更要“该放手时放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