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不是简单的说“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共情最重要的基础是我们抛开大人的视角,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
大家都喜欢说“可怕的二”。其实这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做出的判断。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早上出门先穿鞋还是先戴帽子,在大人眼里不是小事,而是他们想要建立和维护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可以让他们感到独立,也可以感知世界的可控性,让他们在向外探索的过程中更有安全感和自信。
当然,正如这位母亲在她的问题中所说:我们不是孩子本身,我们也没有经历过他所经历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孩子的感受。这种情况很正常,而且会因为孩子年龄大了或者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少了而更常见。
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
承认自己不知道,同时向孩子表明自己真的很想知道。这个时候不要急着进入技术句式。如果你急于表现出你了解孩子的情绪,理解错了,有时候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更委屈,更生气。所以,你不妨跪下来,告诉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同时,你不要加入太多自己的猜测,直接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他的感受如何。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人很多的操场上,你没看到外围发生的事情,孩子就哭了。这个时候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可以问候孩子,抱抱他,
“妈妈看到你突然哭了。怎么回事?”
而不是走过来说:
“你为什么哭?孩子打你了吗?”
日常生活中,当你觉得孩子“莫名其妙,不可理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不要急着阻止孩子哭,也不要为了阻止孩子哭而急着“移情别恋”。带着耐心和观察力直接询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你真的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并不是“不讲道理,不讲道理”。
当然,同理心也有一些考量
共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孩子,更牢固的亲子关系,更顺畅的亲子沟通,不应该作为控制孩子的手段。
很多时候,父母希望通过“共情”得到孩子,却没有蹲下来真正看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一种“伎俩”,自然触动不了你的内心。就像之前有人说的“追女生的招数”,如果只有招数而没有诚意,即使一开始感动,日子久了,也知道这些招数根本就是抄袭模仿,没有诚意。
当然,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当事人的心情和感受,“感同身受”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即使是经历过同一事件的两个人,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性格特质,支持力量等。会让他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就像失业或延迟大学毕业,有些人会感到失望但不绝望,有些人会完全否定自己,甚至结束生命。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也是如此。孩子会因为一块破损的饼干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我们很难感同身受。但我们至少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苦恼,而不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认为孩子是“小题大做,无理取闹”。
共情本身通常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它只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时,他们更愿意告诉我们他们的具体需求,他们会更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真正换位思考,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孩子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换位思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基础。同样,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没必要每次都用共情。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因为不会拼玩具而手忙脚乱。她向你寻求帮助。在帮助孩子之前,是否需要对孩子感同身受,让孩子冷静下来?
如果我很着急,而对方还在,慢慢地温柔地说:
“你看起来真的很担心……”
我会说100%:
“如果你真的知道我有急事,请你快点帮我!”
同理心不代表放弃界限。
有人说:
我真的很理解孩子的难过和沮丧。因为我的理解,我觉得我不满足他是不对的,是不道德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父母知道自己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时,换位思考就是父母能够理解孩子会感到压抑、难过或愤怒,不要否认和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满足某些要求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不冲突。
很多妈妈在学习之后,都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这是好事,但有些妈妈误入歧途了。
场景示例
比如有个朋友跟我说,楼下有个小孩在玩玩具车,一个三四岁的小孩上来抢。他没抢到,就抬手打了自己孩子一耳光。另一位家长走过来抱着他的孩子对我的朋友说:
“我理解我儿子,他生气是因为没抢到玩具”[h/]
然后他转向那个孩子说,
“你很想要那个玩具,是吗?你可以告诉你妈妈,她也会给你买一样的!”
朋友很生气:孩子因为保护玩具被打了一巴掌。不让孩子道歉,对方家长也不会道歉。为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确实在努力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行为背后的原因,但是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原因,也就是没有设定规则和界限的原因吗?不,我反复唠叨大家的是,同理心是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感受,而不是认同对方的观点和行为。
养孩子也一样。我们理解婴儿抢玩具是因为他们没有产权意识和人际边界,但我们也需要阻止孩子抢玩具,引导他们交流分享。我们知道孩子打人是因为生气,但我们也需要让孩子明白,生气的时候打人是不好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