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就得让着二娃?同胞竞争是二孩父母情商的试金石

大娃就得让着二娃?同胞竞争是二孩父母情商的试金石,第1张

大娃就得让着二娃?同胞竞争是二孩父母情商的试金石

2016年初“全面二孩计划”实施后,中国开始进入四口之家的新时代。从此,如何处理好自己和两个孩子的关系,将成为每个二孩家长的必修课。

二宝的出现会对大宝的生存空和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两个孩子的共同成长也会对各自的发展有所帮助。

前几天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明星妈妈胡克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节目中,有一个场景是胡克的两个孩子,安吉和小鱼儿,坐在后座上,互相抢夺玩具。

结果我哥把我哥弄哭了。

然而,胡克端着咖啡冷静地开着车,等着两兄弟自己解决问题。没多久,兄弟俩就忘记了矛盾,和好如初,开始开心地唱歌。

胡克曾在采访中说:“谁说老大要放弃老二?在可以保护他们不受原则性伤害的条件下,尽量让他们思考这个事情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年人干预越多,他们的关系就会越紧张。如果大人给他们足够的空空间,他们一定会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或许,如此冷静处理两个孩子关系的父母并不多。

同胞间的亲密关系提供了超越亲子关系的心理社会发展空间空。

兄弟姐妹可以互相扶持,促进心理发展。长辈关心、带领、保护晚辈,晚辈得到关心和爱护,长辈得到自豪感和能力感。他们可以一起玩游戏,打架,同时充满爱心和攻击性。这种爱恨情仇的情绪不同于亲子关系,是受依赖限制的。它扩展了自我发展空。

另外,同胞之间可以互相模仿和学习,促进认同感。兄弟姐妹关系都是人类美好情感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胞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社会过渡提供了空的空间。在这个空的房间里,孩子可以学会处理自己对同胞的爱恨情仇,学会合理竞争,创造性地适应同胞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成人社会。

还记得小时候和弟弟妹妹的战争。父母在家的时候,姐姐很少照顾我和弟弟,而是照顾我们。如果我爸妈不在家,我姐立马就成了大老板,照顾我们吃喝。我们三个人总是实力不平衡,自然会结盟疏远。有时候我和姐姐一起接弟弟,有时候姐姐和弟弟对着干。同胞关系就像一个小社会。

在兄弟姐妹关系中的位置,会影响到以后社会对同事、同学甚至伴侣关系的处理。在横向关系中,容易唤起同胞关系中的经验,在这样的经验基础上进行处理。比如一个有双胞胎的男生,和他的双胞胎姐姐相比,童年时在学业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以至于成年后,他仍然时常会激起和姐姐竞争的焦虑,仿佛姐姐已经变成了他所有的同事和同学,她永远在他身边。

接受同胞存在的现实,就是接受自己的差异,确立自己的存在。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同胞的出生打破了现有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冲击,因此会带来痛苦和困惑的感受,甚至可能导致行为问题。例如,年轻同胞的出生改变了大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他们不再是唯一,更多的人来分享父母。从此有了一个叫哥哥或者姐姐的身份。

除此之外,因为幼儿的弱小和无助,他们会和父母有更多亲密接触的机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这可能会诱使年龄较大的孩子退步。比如弟弟看到妈妈用勺子挖苹果泥给弟弟吃,他也拒绝吃块状苹果。相反,他不得不要求他的母亲喂他苹果泥,他的姐姐用瓶子喝水,等等。,或者他能做的事情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做,比如尿床,不能一个人睡等等。,而这种倒退通常肯定会获得他父母的关注。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弟弟妹妹的出生占据了他原有的位置,他的存在就是自我威胁的活证明,形成了类似于“你和我,你和我没有你”的手足竞争局面。显然,没有比这更清楚的迹象表明,同胞是不同的存在。

所以,如果孩子能在内心逐渐接受同胞的现实,就会接受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意义重大。

父母如何处理子女之间的兄弟姐妹关系

首先要肯定每个人的独特性,尤其是双胞胎。

米切尔提出,在兄弟姐妹关系中,母亲要处理好子女的兄弟姐妹关系,最重要的是强化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母亲们应该把每个孩子都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孩子可能很普通,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和潜力,每个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尤其是双胞胎,双胞胎在外貌和年龄上相对于普通同胞已经有所收敛。更有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认同。否则总是放在一起进行各种比较,对孩子自我认同的发展非常不利。但在生活中,父母出于好玩或其他原因,往往会把两个孩子打扮得一模一样,这通常会产生难以区分的戏剧效果,成年人乐此不疲。我想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孩子愿意被误认为是别人。

无论淘气的兔子跑到哪里,变成什么样,在绘本《逃亡的兔子》里,兔妈妈总能认出来。儿子看这本书的时候,每次小兔子被妈妈认出来,儿子总是一脸开心。他正在体验小兔子被妈妈发现的快乐。

我读书的时候有个同学,他有个双胞胎妹妹。我姐给宿舍打电话的时候,我接的电话。听到声音,我以为是我同学,就很自然的说了一句“XXX?”结果电话那头突然有些生气,说:“我不是XXX,我是她妹妹。”我猜她对被认错有多难过和生气。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大学生危机研讨会,会上报道了一个案例:一个优秀而孤僻的大学生自杀了。在他的个人资料中发现,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据说同样优秀,活泼开朗,家里人都很喜欢他。当时脑子里就冒出一句话“双胞胎要分养。”在现在强调向外进攻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哥哥当然没有那么有魅力了。当然,这不一定是自杀的原因,但这种自我认同的痛苦,一定折磨过这个逝去的生命。

其次,父母要包容同胞之间的竞争和嫉妒,限制兄弟姐妹之间的暴力。

全世界的父母都希望兄弟姐妹只能永远相爱。可惜,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同胞的竞争和嫉妒是人性中存在的,否定他们显然是不明智的,就像上一篇文章中的母亲一样。担心姐姐对弟弟不好,为了缓解她的焦虑,对姐姐进行各种强调和暗示:“我不允许你对弟弟有不喜欢的想法。你不爱你弟弟,你妈妈也不会爱你。”女儿压抑仇恨,被动表达攻击。

有些家长会面对大孩子对小孩子的不友善,不断的质问和批评大孩子,导致了这样一种客观的情况,虽然不一定正确:自从小同胞出生后,大孩子就经常为同胞挨骂。一方面,父母要求他们的大孩子爱他们的同胞。显然很难真正有效。

所以,家长要坦然接受大一点的孩子有这样的感受,不要因为这些而感到害怕和惊恐。这也是促进他们孩子成长的一个因素。家长要在合适的时间创造空的空间,倾听大一点的孩子对自己同胞出生后的想法和感受。允许大一点的孩子在安全空的房间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被父母听到、见证和接受。孩子在现实中表达的动力自然会降低。

但是,暴力应该限制在行为层面。行为限制和情绪调节一样,让孩子感到安心和安全,帮助他们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有害行为。强调在约束孩子的行为时,严与不严是不同的。严格是温和的、外显的坚持,严格是一种情感要求。严格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界限,严格可能会导致愤怒和对抗。

另外,父母也可以和大一点的孩子约定,拿出固定的时间全心全意的陪伴,让大一点的孩子体验到自己依然被爱,没有被小一点的同胞破坏或取代。

第三,帮助孩子发现对方的爱,促进爱的表达。

同胞之爱和同胞的竞争、嫉妒一样,也存在于人性之中。新生婴儿天生具有吸引力,大一点的孩子通常会表达对小一点的同胞的爱。父母要善于发现这样的瞬间,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并表达适当的欣赏。记得根据兄弟姐妹关系或者亲子关系的实际情况来表达你的赞赏,否则大一点的孩子听到赞美后可能会故意减少爱的自然表达。欣赏不是用道德绑架孩子,也不是成为潜在的威胁或交换。欣赏是我看到了你的爱,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爱的表达自由。

描述事实。我看见你在给我哥哥唱歌。我哥哥一定很开心。帮你妈妈把我弟弟的衣服拿来。谢谢你帮助我,减轻我的负担。我弟弟摔倒了,你扶他起来,所以他可以照顾他弟弟。看到大一点的孩子,自然会增加类似的行为。

过表达。你哥哥真是太好了。妈妈会给你买一个你想要的乐高。这就把自然的爱变成了交换,抵消了情感。另外,你要是对弟弟好,你妈妈会给你买的。言下之意,对弟弟不好,就不买。对弟弟好不是出于真爱,而是为了得到什么。或者说我感觉我妈比我更爱我哥,他们更亲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2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2
下一篇2022-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