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管理:批评的替代方案。孩子不叛逆,还上进。作业还是拖拖拉拉,我还在那里唉声叹气,或者我在玩笔和橡皮擦,我在世界各地游荡。
批评过后,我做了要求我做的事,但我一脸不情愿,完成了任务。更可气的是“我记性不好”。下一次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得不停止批评。经常批评同一件事就是唠叨。唠叨大概是最没用的方式了,不然就不叫唠叨了。
要想不唠叨,就得解决批评不管用的问题。
为什么批评没有用?
批评并没有解决动力的问题。被批评是痛苦的,人有逃避痛苦的本能,所以孩子在被批评后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批评过后,我加快了穿衣速度,比以前更注意写作业。所以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批评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只要长期坚持,孩子就能养成习惯。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批评带来的痛苦是外在的驱动力。
孩子早上磨蹭是因为还没有养成快速穿衣服,整理东西,准备出门的习惯。他很难也很痛苦的去“赶”。批评带来的痛苦大于内在的痛苦。他会克服一定的困难,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这种外力不施加或者消失,他仍然没有动力去克服这种困难和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总是需要我们督促和唠叨。
批评和唠叨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外力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拖延症”。有拖延的倾向,会越来越痛苦。你没有内在动力去做你该做的事。你只能靠外界的压力或者自己造成的痛苦来让自己行动。比如把事情拖到不能再拖,甚至讨厌自己,就可以刺激自己去做痛苦的应该做的事情。
拖延就是依靠更大的痛苦,强迫自己去做痛苦的事情。要走出这个泥潭,就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习惯,把快乐作为战胜痛苦和困难的内在动力。批评和唠叨显然没有这样的引导作用。
其次,批评是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带来巨大的情感消耗。
孩子总是在或快或慢地成长,但在批判的目光下,他们总是“不够优秀”。批评不会只针对某个具体的行为,必然会蔓延到对孩子做出某个方面甚至整体的负面评价。这样会降低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的自我评价过低,变得消极无助。负面情绪会放大事情的难度。要达到做事的状态,需要更多的意志力去调整。这种消费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让孩子很难获得成就感,阻碍内在动力的形成。
做事没有动力。当然是做不好的。尤其是在学习上,需要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状态。负面情绪下,很难有高度的专注力,无法充分调度认知资源。批评最多只能让孩子“照做”。不要指望批评能让孩子“做好”。
而且,批评是对行为的强制性指令,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意识。
自主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强制性的指令很容易让孩子把注意力从事情本身转移到“争取权利”上来。为了争取权利,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破坏行为,也就是常说的“反抗”,或者采取消极抵抗。无论孩子走哪条路,都是从合作走向对抗。
正负分界线:losada比值
著名心理学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研究奖获得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在做同一件事情时,有两种情绪可以驱动人的行为:一种是消极情绪,它可以识别和区分外部的不良事物,并驱动人采取行动去应对;另一种是积极情绪,它不仅能驱使人们采取行动,还能拓展和建构持久的心理资源,供人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
研究人员选择了60家公司。在这些公司中,20家做得好,20家做得好,20家面临破产。他们记录了60家公司会议中的所有对话,将每一句话按照肯定或否定的词语进行编码,然后计算出肯定与否定的比例。研究人员发现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当正负之比大于3:1时,公司就会兴旺发达。低于这个比例,公司的经营状况就会恶化。他们称之为“洛萨达比率”。
在家庭中,还有“洛萨达比”。当家庭对话中的正反比例大于5:1时,意味着家庭关系和谐友爱;如果比例低于3:1,幸福感很低;如果低于1:3,就处于崩溃瓦解的边缘。
家庭关系中的“洛萨达比率”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研究人员还发现,“洛萨达比”并不是越高越好,不要过分追求积极。他们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人生是一艘船,正面情绪像船帆,负面情绪像船舵。如果比例超过13:1,船就会失去方向舵,再积极的船也会飘起来,让人觉得不靠谱。
让孩子有积极的情绪,充满动力
积极的情绪能让孩子更有动力,更容易成功。因为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可以增加大脑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神经中枢的激活水平,促进神经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当积极情绪引发更多神经之间的连接时,儿童会更快地识别新信息,更容易地组织和处理这些信息,并将其存储在大脑中,更容易地从大脑中提取已有的信息。所以积极的情绪有这样一种“拓展效应”,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更有思想,更有创造力,让孩子学得更快更好。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多积极的情绪呢?
(一)用另类的批评让孩子行动起来
批评和唠叨会滋生负面情绪,使孩子意志消沉。当孩子的重心转移到“争取权利”时,这种情况会进一步加剧。所以,用“纠正”代替批评,让孩子行动,可以避免对孩子不必要的打击,减少负面情绪。
我们对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早上起床准备上学,我们批评唠叨,孩子不快点就会被骂。这种不做就增加“痛苦”的方式可以刺激孩子去做事情,但也会催生很多负面情绪。
而如果我们纠正自己,进行必要的提醒,就能避免负面评价,孩子也能意识到我们的期望,看清楚自己该怎么做。这时,如果孩子做得“更快”,就能获得能力提升的信心,有控制感,增强快乐积极的情绪。
(二)培养能力
当孩子觉得事情很难,超出自己的能力时,也会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教给孩子方法,给孩子时间去练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孩子的能力。当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原来很难的事情,现在“跳一次”就能做到,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情绪,更加自信。
孩子早上起床后总是磨磨蹭蹭的,所以有必要在早上上学前教他们做什么,按照哪个步骤做会更快更好更不容易出错。孩子学习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应该教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安排作业顺序等等。
(三)降低难度和期望值
孩子能敏感地察觉到我们的期望,意识到自己与我们期望的差距。我们的期望和反馈对孩子的情绪影响很大。孩子同样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期待不同,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和感受。比如孩子数学上次85分,这次88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进步,也可以认为是“不够好”。
不要担心降低期望值和难度,会让孩子止步不前。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让孩子受到鼓舞,在这件事情上更加自信,也更加积极地让自己变得更好。
(四)发现并鼓励好的方面,增加积极反馈的比例
孩子总有做好的地方,总会有比以前进步的地方。如果我们习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孩子,总是拿他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就很难发现这些闪光点。
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换个角度去看,就能发现孩子哪里做得好,哪里有进步。鼓励这些点,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孩子的这些“好行为”和“闪光点”会更快成长。相应的,“不当行为”也会越来越少。
不仅要换角度,还要注意相关性。比如我们之前批评、唠叨孩子早上磨蹭,就要注意发现孩子早上表现好不好,速度有没有进步;如果我们经常为孩子在作业上的拖延而烦恼,就要注意弄清楚孩子是否对自己有很高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求,并尽力确保自己做对每一件事。
这种相关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你不写作业,妈妈善良孝顺,你写作业,鸡飞狗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整体亲子关系是好的,是积极的,是有爱的,但是到了学习上,是消极的,是有冲突的。家长和孩子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好情绪,多了解孩子的优点和“好行为”,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积极的反馈,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更多的积极情绪,更自信,更积极。
(5)适度的批评是必要的,但要控制比例
打击式教育会让孩子自我评价很低,缺乏自尊,经常陷入自卑。有些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坚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但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欣赏,没有批评。
适当的批评还是有的,大概的比例是“十句赞赏一句批评”。否则,孩子会生活在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世界里,缺乏应对挫折和打击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