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奖励越不听话

为什么孩子越奖励越不听话,第1张

越奖励孩子越不听话怎么办

越奖励孩子,孩子越不听话。发生了什么事?奖励孩子用什么方法好?很多家长都知道激励孩子的作用,但往往在被激励的时候误入歧途。

我朋友的孩子初三,不太喜欢写作业。最近她跟我说“孩子做作业那么有动力,每天回家都拦不住”。

我问她用的什么方法。

朋友得意地说:“我做了一个学习清单,做完一个就打勾。只要我收集了十个扁虱,我就可以把它换成十美元”。

知道了物质激励的危害,我摇了摇头,建议她不要用这种方法。

朋友神秘一笑:“我家宝宝最近看中了一个汽车玩具,价格不菲,动力不会降低”。

果不其然,两个星期后,我的朋友伤心地对我说:“怎么不管用了?我家宝宝说十块钱太少,我觉得他太贪心了。骂完他,他现在很抵触做作业”。

是啊,怎么不管用?

很多家长喜欢用类似的物质奖励:

如果你这次进了前十,我就带你去游乐园!

字写得工整的话,多看半小时电视就好了!

你一打扫完房子,我就给你买那件新衣服!

为什么这些奖励有效期都这么短,同样的方法下次就不行了?

物质奖励无效的原因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德西效应。

教育家德西邀请了一群大学生,分成两组做有趣的智力拼图。区别是一组每答对一道题给一块钱,另一组不给。

前半个小时,拿到钱的那组人在做题上很努力。但当他宣布休息时,令人惊讶的是,没有拿到钱的学生反而继续解决问题。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一个外在的奖励反而会降低该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

我们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物质奖励无效?

因为所有的物质奖励都只是眼前的刺激,并没有深入内在驱动力的诱导。

就像祝愿梅花解渴一样,物质诱惑只能是迫切的,让孩子咽下口水,往前走几步。

等到有一天,孩子习惯了眼前的奖励,新衣服买了,游乐园来了,动力就停止了。在孩子们继续前进之前,你只能继续用更大的物质奖励来诱惑他们。

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调动自己在学习中的征服感和成就感,提供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才是真正的活水之源。

就像德西实验中那些没有物质奖励而继续解决问题的学生一样,他们享受着事情本身的乐趣,渴望着智力上的挑战。

这些比物质奖励更享受,更持久。

物质奖励的危害

物质奖励不仅会阻碍内在动力的激发,更可怕的是,它们还可能毁掉我们的孩子。

A.让孩子急功近利

《围城》里有一段话:西边一头驴不肯赶路,就在眼前挂一根胡萝卜,靠在上面,引诱驴往前走。

物质奖励就像在孩子面前挂一根胡萝卜。本来是想让孩子走一条好路,结果却让孩子盯着萝卜看。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只想得到回报,却失去了做事情的乐趣。

只能培养急功近利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瞎蒙。

b.责任的丧失

做作业学习,收拾房间等。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必须自己解决和完成。父母只能提供帮助和陪伴,而不是用物质奖励来分担这个责任。

正如周所说: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确立了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和信念,才能以此为起点,自觉地选择和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物质上的奖励和诱惑只会培养一个失去责任感的孩子,对他们的成长除了伤害没有任何好处。

c.助长孩子的贪婪和冷漠

物质诱惑只会刺激孩子的欲望,让他们变得贪婪贪婪,而父母不断填补这个欲望的窟窿,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就像朋友的孩子。这次,我做完作业后给你十美元。习惯了之后觉得太少,就要求更高的价格。

这次是十块钱。下次他的要求是出国旅行。他不同意就不考了。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

或者,你生病了,让孩子去买药,孩子也会说:“妈妈给你十块钱,我不去我就不去。”你感觉如何?

正确奖励孩子是有效的

那孩子不用奖励吗?

不,急需孩子。

这本书肯定了激励的作用: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没有鼓励,他们无法生存……”

激励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比如外在的表扬、物质奖励、好的排名,会引发外在的动力;一个是内在的,掌握知识,提高精准度,获得成就感和胜任感,从而产生满足感和持续的内在动力。

为人父母应该是想办法刺激孩子的内在动力。

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1。找到行为的内在益处,并给予描述性的赞美

比如孩子学习努力,不要表扬母亲:你很棒,我的孩子。

这样就没有点对点的赞美,孩子听多了也没什么感觉。

你要做的是观察孩子认真学习的原因和好处,然后真诚地、愉快地说:“宝贝,好快啊。妈妈只是注意到你学习的时候很专心。果然,今天的题目做得太快了!妈妈真为你高兴”[h/]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专注力会加快解题速度,这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下次应该集中注意力。

通过真诚的表扬,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能力感和自豪感,获得持续的动力。

2。感谢和鼓励孩子会更有用

父母真心诚意地感谢孩子的付出,会让孩子感到更满足,更积极。

比如孩子给你扔垃圾,你可以告诉孩子的爸爸(让孩子听到)或者直接对孩子说:“宝宝真懂事。知道妈妈辛苦,今天主动扔垃圾。我真的很想爱你。妈妈,谢谢你这么好的帮手!”

孩子听到这些话,会比得了奖还高兴,因为他的努力得到了尊重。

3。让孩子参与问题协商和总结,并予以肯定

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对孩子也适用。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孩子参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会同时满足孩子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感。

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鼓励:“宝贝,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天你写作业的速度变慢了?妈妈看起来很着急,怕你养成坏习惯。你能帮她想想办法吗?”

其实父母提出问题的时候,孩子很乐意自己想办法解决。只要孩子想出了办法,父母给了尊重和肯定,他们就会更加渴望自己去征服困难。

第二朵花里有提到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的关系:

“物质确实能给人带来满足感,但仅限于感官上的满足。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不仅需要感官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物质奖励是一条捷径,能给孩子带来暂时的满足,但不会产生长期的动力。

任何时候,父母都要记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给予真诚的爱和关怀。

这是对一个孩子一生的有效奖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1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