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烦躁的时候该怎么办?处理孩子的情绪,可以“哄”、“以暴制暴”、“冷眼相待”吗?曾经有个妈妈在群里抱怨:最近孩子容易情绪波动,不分场合。有时他们上学要迟到了,有时他们会在公共场合哭。父母应该怎么做?
而且她天生就受不了小孩子哭。当她听到他们哭的时候,她特别烦躁。不管怎样,孩子越哭越多。当她的耐心一点一点耗尽的时候,她会对着孩子大喊:“别哭!你为什么这么无知?你在这么多人面前哭累了吗?我再把你留在这里,我不要你了!”
看到妈妈这么生气,孩子的哭声会小一些,含泪的眼睛会被妈妈往前拉。
1以暴制暴:
“你再闹,给我试试!”严厉的惩罚,恐吓以及“不乖就把你踢出去”之类的威胁性话语。这些话不仅会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会让孩子采取自我毁灭或被动攻击的方式进行报复。
2做孩子情绪的奴隶:
“别哭,我带你去麦当劳!”“我就给你买玩具。不要难过!”贿赂和劝说是用来安抚人的,以免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感勒索”。
3不哭:
其实哭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一旦告诉孩子不要哭,会带来很多伤害。比如孩子会变得害怕,胆小,不知道如何应对挫折。不让孩子哭也会造成负面情绪的积累。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强迫性重复”,意思是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很难从这种痛苦的经历中解脱出来。
当孩子哭的时候得不到一些宣泄,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找发泄口,比如在幼儿园欺负别人,在家里搞破坏暴力等等。一旦被迫在父母面前不哭了,孩子就会变得隐忍,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受到阻碍。
情绪需要释放,倾听是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
4标记孩子的情绪:
“你这个坏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是哭泣的婴儿!烦人!”你给孩子贴上的“负面标签”,很容易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5传道:
“看!我不是早告诉你了吗……”当孩子伤心、难过、愤怒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所有的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和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6回旋镖效应:
“别闹了!简直气死我了!”当孩子发脾气时,他无法保持冷静。而是以愤怒回应,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没什么大不了”的观念会在孩子心里根深蒂固。
7阻断话语:
“你为什么抑郁?加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仅阻断了亲子沟通,还会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堵心墙,成为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麻木的人。
8怨天尤人:
“摔了不疼!都是地板!”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而责怪外界环境,会使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反思和吸取错误教训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时“只怨天尤人”的坏习惯。
孩子的情绪学习体验深受父母的影响,父母也是稳定孩子情绪的最重要来源。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盖特曼的跟踪调查发现,父母充当情绪教练的孩子更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对挫折的容忍度也很高,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也很突出。提高孩子的情感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父母的必修课。
我们需要在孩子们有情绪的时候这样做
培养情感能力,越早开始越好,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共情、移情和学会倾听
大家心情都不好。当他们丢失时,孩子也丢失了。更何况孩子的内心往往比大人更脆弱!
德国心理学家CarolaSchuster说,其实孩子哭的时候,首先要处理的是父母的情绪。
面对一个哭泣的孩子,请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你的接纳。只有接受,才能破解孩子的情感密码。
情绪是一种自然的感觉。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主观感受,所以没有对错之分。它是一种能量,一旦出现就永远不会空消失,需要有效解决。
如果不接受负面情绪,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大人往往会说“不能这样”或者忽视压抑,而不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实际练习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机会,或者意识到孩子处理这种情绪需要一个心理过程。比如当我感到害怕、紧张、担心、嫉妒的时候,我是什么感觉?我能怎么做呢?
结果孩子表面上可能没事,但内心的“气”还是存在的。“情感垃圾”越积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同样的道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他认同他的行为,更不代表允许他把自己的情绪表达作为一种工具,从父母那里拿走他想要的任何东西。让孩子明白,一切感情都可以接受,但不当行为必须规范。
2引导孩子整理原因
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的镜子,用文字来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辅助孩子感知和认知自己的情绪。比如“看你哭的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吧?”回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之后继续以开放的方式提问,比如:“今天发生什么事了吗?”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举个例子,有一次毛毛心情不好,和他的小表弟吵了一架,于是毛毛的妈妈赶紧把孩子拉走,带到了卧室。看到孩子一直在哭,毛毛的妈妈感到很难过。看到孩子一直在抱怨小表弟的错误,毛毛的妈妈静静地听着,以为孩子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然后问孩子为什么。原来我的小表弟有了新玩具,他没有。这个孩子觉得毛毛的妈妈不再爱他了,只喜欢他的小表弟,这让他很难过。
3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但是你不能靠打人把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好吗?"
养孩子是慢活,多点耐心,多点收获。当孩子哭着发泄情绪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倾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