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孩子这么有耐心,你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对孩子这么有耐心,你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第1张

我对孩子这么有耐心,你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

肯定有人觉得我在养孩子这件事上矫情,只是没当面说罢了。我知道。以孩子的拥抱为例。大概两岁的时候,他说:“妈妈,抱抱我。我好累。”我把他抱起来。现在他四岁了,有时候会说:“妈咪,抱抱我,好累。”我仍然会张开双臂。

他说他累了,我还真信了。我相信他是真的累了,而不是为了让我抱着他而撒谎。

小时候印象很深。我不记得我多大了。可能当时我五岁,因为我比我姐姐大四岁。当时她被我妈抱在怀里。唯一清楚的细节是我走在妈妈身边。感觉很累,小腿酸酸的。我拉着妈妈的裙子,走在家附近的一条巷子里。后来怎么样了?我记不清了。可能是因为我妈拿开了我的手,所以我坐在地上哭了。哭完之后,我自己走回家。

这件事过去了将近三十年,我还清晰地记得那种感觉——白旗飘飘,满门抄斩。

我忘不了那种感觉。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受苦了。所以,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我选择相信他。一旦我张开双臂,他反而不会在我怀里待太久。他在乎的是我妈会不会张开双臂,而不是真的挂在我妈身上偷懒。

不能怪我妈。她当时怀里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已经步履沉重。她一点也不在乎另一个在大家眼里已经是大孩子的孩子,想哭。在那个大环境下,她已经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了。如果是另一个妈妈,这种情况下,像我这样的孩子,一定要打,作为一种“教育”,不然以后就“打工”了。

小时候总听大人说“孩子还是快乐的。”在大人眼里,小孩子好像就是吃喝玩乐,没有任何烦恼。年轻的时候,我不这么认为。我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劣势在哪里。

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愿望是什么,也没有人愿意去听孩子对一件事的想法。大人用一句话“小孩子不都是这样的吗?”把孩子打发走,掩盖对他们的不关心。

因为你是个孩子,任何大人都可以指责你,“教育”你。

因为你是个孩子,所以不能打断大人的事情。孩子能有什么感悟?

因为你是个孩子,很多事情你没有选择,没有机会去尝试。成年人告诉你,作为一个曾经到过那里的人,什么是对的,你只要遵从就好了。

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小”就相当于傻,要乖,没本事,依附于大人。也相当于调皮、欺骗、自私、恶意。

其实不是。只有愿意俯下身子听孩子说话、理解孩子的人,才知道孩子意味着善良、天真和可爱。孩子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有灵气的生物,却在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后才变成所谓的“坏、傻、笨”。

有多少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要弟弟妹妹是自私的,但殊不知,自己的孩子不希望妈妈的肚子再被割一次。

我以为团聚的孩子没有扑向他的怀抱,是因为他恨他的母亲。众所周知,他很紧张,不知所措。

以为孩子在家里翻箱子、翻柜子简直就是捣乱。众所周知,他只是看着母亲努力为她做些事情...

人生中,有多少这样的瞬间让人落泪?只需要大人耐心多问一个问题,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有一个为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进行的慈善捐赠活动。每个学生都回家向父母要钱捐。

那个年代的农村,我家孩子直到过节都没有一毛钱零花钱。但是,我妈给了我五毛钱。我觉得孩子太穷了,没有拿出我所有的钱来表示我的同情,就拿出我平时的两毛钱,一起交给了老师。

但是,我得到的是老师的白眼和训斥。他想,七毛钱或者一块钱怎么了?我妈肯定给了我一块钱,我偷偷花了三毛钱。

你看,一个成年人宁愿相信一个上四年级的孩子是一个连圆滑的智力都没有的没有同情心的傻瓜,也不愿意多问一些问题给孩子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

我想,就算他给我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他也会认为这是一个谎言的延续。即使他相信我,他也不会因为错怪了我而向我道歉。当年大人给孩子道歉?你在开玩笑吗?

因为很早就知道“童年”意味着不平等的待遇,不被倾听,不自由,所以对童年几乎没有任何留恋。

青春期的时候,比较抗拒。我当时很固执,很固执。我当时典型的论调是:“你说糖是甜的,我没吃。我怎么知道什么是甜的?说我不撞南墙不回头。说不定我把它砸了,墙外又是另一番景象呢?”

有时候是为了反抗而反抗,为了固执而固执。其实思维有点“左”。但却是从小被压抑的情绪的爆发。

正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忘记那种被人误解,被人鄙视,被人挑毛病,甚至被人侮辱的感觉,所以我很早就发誓,等我有了孩子,我就不会那样了。

所以,宝多出生后,我做全职妈妈其实是一种偶然的必然。

所以,现在的他,无论是晴天要穿雨靴出门,还是雨天坚决不打伞,我都不会强迫他停下来。无论他说了五个“但是”却没说出后半句,还是坚持拿着钥匙帮我开门十分钟才打开,我都不会催他。

我所有的耐心,尊重,不跟他闹,其实都是对自己童年的补偿。我没有为我的孩子付钱,而是在抚养他们的同时拯救自己。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我们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童年的阴影或伤痕。感谢上苍赐予我们孩子,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生出勇气,抚平伤痕,重新和孩子一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13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