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选择,是不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

你的选择,是不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第1张

你的选择,是不是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 这个五月,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刷爆了网络。但是对于这部剧中展现出的印度父权与女性地位的部分,却也被疯狂地吐槽。电影中的爸爸作为前摔跤运动员,为了自己无法实现的冠军梦,把全部期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为此无情地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让孩子五点起床跑步,进行强化训练。当女儿们试图反抗时,就剪掉了她们的头发,即使这些行为在当前的印度社会都是不被道德伦理所理解的。

这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人说,这位父亲的做法太不人道,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他们。

也有人说,父亲为女儿选择更好的人生道路,让女儿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么,问题来了。大人认为对孩子好的,也是对孩子最好的?

表哥小H,家里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杂货店。她是我舅舅的大女儿,人缘可想而知。

但是,我舅舅爱他表妹的方式有些让人无法理解。

他希望表哥的每一步人生都按照他安排好的路线走,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

我妹妹初中被送到了一所很远的省重点中学,只是因为这所学校升学率高,学习氛围浓厚。不过这个学校也是出了名的压力大,她一旦考不上就会被踢出尖子班。

小时候活泼开朗的妹妹,在没日没夜的学习考试中,渐渐变得越来越内向沉默。因为姑姑要照顾姐姐的生活,她和姑父分居了六年。

高考报考的时候,妹妹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传媒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分数有风险。我叔叔想让她选择一个概率比较大,以后发展比较稳定的师范专业。

姐姐想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叔叔坚决不同意。她发动全家所有的亲戚去游说,甚至说逼不得已的时候,她会亲自出去帮她改志愿。

后来姐姐争取不了,妥协了,按照叔叔的意愿上了一所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刚刚体会到大学生活的乐趣,舅舅就逼着她选了一个保底的金融第二专业。我妹妹,理科一点都不好,学习很努力,甚至差点没毕业。

妹妹大学毕业后想进入传媒行业,做自己喜欢的职业。我叔叔觉得传媒行业太辛苦太不稳定,就硬是逼着我妹妹去一家知名的上市培训机构做英语培训老师。

但是妹妹内向害羞的性格,让她根本不擅长与家长和学生沟通,所以经常被家长投诉,上课排期率也不如其他老师。

过年回家,姐姐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爸爸总说他做这些都是为了我好,可是我现在不好,一点都不好。”

也是我身边的故事。我的叔叔和婶婶都是大学老师,平时上课很忙。表哥的教育几乎是“放羊”。放学回家就去大学食堂吃饭,然后自己回家。

他们几乎不问儿子的学习情况。如果他考得好最好。如果他考得不好,他可以下次再试。当他放学回家时,他应该先看电视或做作业。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意愿。只要保证家长不会因为你没做作业被老师叫去学校就行了。

以前家里亲戚都劝叔叔阿姨不要让孩子走。他们要守规矩,棍棒底下出孝子。否则孩子很容易学坏,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但是叔叔阿姨从来不评论。他们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原则,除了犯法和违背道德,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要孩子们喜欢,他们可以尝试其他任何事情。

亲戚听到这里都摇头。这种教育方式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将来甚至会被废除。我们走着瞧,一定会后悔的。

然而,令我的亲戚们没想到的是,我的表妹从小就名列前茅,在各种学术竞赛中获奖,尤其是计算机编程。

高考考上了全国前3的大学,毕业后也获得了去美国读硕士和博士的机会。

现在表哥在美国硅谷做编程工程师,已经带着老婆去了美国。最近她生了第二个孩子,两个人都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

最近叔叔阿姨从美国回来看孙子的时候,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虽然他们说美国不好玩,街上没有人,不懂英语做什么都不方便,但他们可以说,他们对儿子的生活非常满意。

到现在,我还记得表哥在婚礼上说的话:“感谢父母,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了我完全的自由,让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在《妈妈是超人》节目中,胡克的带娃方式是五位妈妈中被吐槽最少的。

她相信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当你和孩子相处时,你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和平等对待他们。

胡克的育儿理念也很让人印象深刻:

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解决。他们实在解决不了,大人再来干预。

尽量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被邀请到马雅舒家参加艾登的生日派对时,安吉一开始并不喜欢雪宝的衣服,坚持要穿和弟弟一样的尼莫。胡克知道安吉穿尼莫不好看,而且孩子们喜欢“跟风”。

但是她一点都没有拒绝,也没有对孩子说什么“不”或者“不”。相反,她让姨妈试穿安吉的尼莫服装,让他比较哪件好看。

果然安琪的尼莫装特别搞笑,他自己也觉得格格不入,于是开心地换上了雪宝装,兴奋地翻了个身。

母亲也适时给了儿子爱的鼓励:“太可爱了,可爱的雪宝真好玩”。

在马雅舒的家里就不一样了。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更安全,她把客厅的家具全部搬走,把客厅当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因为没有家具,全家人只能像野餐一样席地而坐。爸爸受不了了,又买了家具。马雅舒也精神崩溃了,和他大吵了一架。

其实到最后,她发现孩子其实是喜欢有家具的客厅,喜欢可以坐着好好吃饭的餐桌。

生活中总会有不小心的磕磕碰碰,但马雅舒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宁愿剥夺家人舒适的生活。因为噎着了,恐怕有点浪费食物。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哪怕为了自己牺牲一切,只要是对孩子好的,他们都会尽力满足。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恨不得给孩子世界上最好的,但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有人为此专门做了一个社会实验。

把一辆公交车装满各种玩具。七八说的三位人气辩手蒋思达、、臧担任乘务长,带领孩子们交换玩具。

活动中发现,孩子喜欢的玩具往往和家长喜欢的不一样,面对孩子的选择,不同的家长态度也不一样。

有的喜欢替孩子做决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有的父母则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情。爱孩子,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对于孩子来说,发自内心的快乐与玩具的价值无关。幸福没有价码,父母给的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父母在给孩子买合适的礼物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的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0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1
下一篇2022-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