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是独生子女

怎么样才是独生子女,第1张

孩子是独生子女要怎么教育

你有没有关心过独生子女家庭的危机?这样的育儿方式到底对不对,会呈现怎样的结果?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1。一岁之前,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情绪,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大多数父母或看护人认为几个月大的宝宝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记忆,所以很少考虑到小宝宝的情感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喂养习惯给宝宝喂食物和饮料。

但我不知道,正是新生婴儿需要情绪反应的时候。从心理上来说,刚出生的宝宝有一种全能自恋感,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想做就能做。这个时候,如果妈妈和其他照顾者能给他及时的回应,就满足了宝宝的全方位自恋,为他以后的自信和自尊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相反,如果妈妈和其他照顾者纯粹按照自己的养育习惯来对待这个阶段的宝宝,比如有的妈妈对给宝宝喂奶的次数和时间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有的妈妈在自己方便的时候就给宝宝喂奶,完全忽略了宝宝自身的需求,这样会让宝宝经历心理上的挫败感,过早地破坏他的全能感,对他以后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

2。当孩子一到三岁,有了自我意识,想自己去尝试探索世界的时候,父母就会开始全方位的防范,或者阻止,或者直接取而代之。

一岁到三岁是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去尝试和探索,去触摸和触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自己学会爬、走路、说话。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学会如何坚持和放弃。

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个阶段的父母往往是急于爱孩子,害怕孩子被摔或者被撞,所以会想尽办法防患于未然,让孩子待在有限的空没有危险可能性的房间里。这种做法让孩子们看起来安全,容易照顾,但它阻碍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使他们好奇。

比如,离客厅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娃娃,孩子正准备摇摇晃晃过去拿。母亲急了,把孩子抱在怀里,自己大步走过去,接过娃娃,递给孩子。妈妈的替代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真的很厉害,但他不会觉得自己很伟大。他本应该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坚持,获得自信,但这一切都因为母亲的更替而消失了。

3。三岁以后,尤其是六岁以后,孩子需要独立,需要成长到一个自由空的房间,父母、老师、社会都在要求孩子听话。

三岁以后,孩子会逐渐走出家庭环境,开始上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个时候孩子的主动性会进一步增强,因为他会走路,会跑,会自己拿,所以会进一步“不听话”。

前一个阶段,父母完全可以“控制”孩子,因为孩子的行动是要服从父母的。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就会走向自己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家长只能用“你要听话”、“你要懂事”等“听话”教育来管理孩子。殊不知,这种“听话”的教育,不仅会给家长省去很多麻烦,还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对人最常见的“听话”教育就是压制。他们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回应外界的虚假需求,发展出一个虚假的自己。这个世界对这个虚假的自我做出反应,这将成为他习惯性的心智模式。他会按照这个模式去和别人打交道。在这种模式下,他会经常经历自卑,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甚至特别敏感,会观察他说的话。

4。孩子长大了,到了十八岁以后,父母就开始干涉孩子的成年生活选择,不管是事业还是对象。父母会觉得“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想跟你一起。

孩子长大成人,父母要学会放下。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所有的爱都指向融合和亲密,但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让孩子更好的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关系世界,才是高质量的爱。那么这个阶段就是考验父母爱情的时候了。孩子能脱离父母的庇护,建立自己的关系世界吗?父母可以把孩子放在次要位置,有自己的生活吗?

很显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经常生活在一起。父母为了孩子而依赖父母。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最重要的,自己和伴侣是次要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要报答父母,回馈父母,妻子排在父母之后。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发展模式。我想这就是父母养育孩子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变得独立了。孩子可以健康的走出家门去构建自己的关系世界,父母也可以为自己而活。上了老年大学,跳了个广场舞,发展了自己的爱好,都变好了。改变是一个过程,我们相信颠倒的育儿过程总有一天会到来。

很多人会在这里签到,说“是的,我就是这么对待我的孩子的”或者“我就是这么被养大的”。这就是“危重病”的代际传递方式。“危重病”的一个经典表述是“你我形影不离,我们是一体”,我是你,你是我。我们称之为“共生”。这对于孩子来说很正常,但如果我们成年了,还认为“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孩子的事”,那就是“巨婴症”。

其实半年前重要的儿子和他妈妈同居了,这叫正常共生。因为此时,重要的儿子必须与母亲共存,才能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六个月后,孩子还和妈妈住在一起,或者妈妈和孩子住在一起,这叫病理共生。

现在90%的中国人都生活在一种病态共生的状态中。我们需要摆脱这种病态,因为它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我们活得很辛苦。

病态共生是一种“我为你而活,你为我而活”的生活方式。父母宣称“一切为了孩子”,“我不会为了孩子离婚”,为了孩子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爱好;孩子面对这样的“奉献”一定要表现出孝心,所以为了父母,要选择让他们满意的职业,让他们满意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让他们满意的婚烟。

而在“42”的家庭结构中,作为“1”的独生子女,我要承受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期望。这就构成了双重“过度”,一部分是过度满足,一部分是极其严重的过度负担。这个负担不是物质上的,但是他要服从和接受六个老人的意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病危”家庭的独生子女,真的很孤独,很累。

但这种家庭的父母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被自己催眠。他们觉得自己很高尚很伟大,觉得自己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多么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啊!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安排其实是病态的,是有害的,因为父母早期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投射了孩子。

如果中国家庭能走出这种混乱的病态共生,让父母归父母,孩子归孩子;如果家长知道了,不再做自己,给孩子应有的发展空,不要强势控制孩子;如果孩子的自恋和依恋在小小年纪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他的“危重病”就会很轻微或者不存在。当孩子逐渐长大,不需要承受父母长辈意志的重压,成长为有独立自我意识和完整生活能力的人,那么就可以阻断“危重病”的代际传递。

掌控自己的人生,温柔而坚定

有朋友说,现在的家庭是一个类似“四二一”的结构,已经把父母限制在一个共生不可分的关系里了。那么孩子应该如何应对父母对自己的过度干涉呢?

首先,孩子需要表现出“我是大人了”的独立能力。如果在一个家庭中,你已经意识到父母与自己是共生的,那么你的孩子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比如我经常在节目中间遇到一些很年轻的朋友:为什么爸爸妈妈反对你交男朋友?为什么要干涉?不能谈异地恋。等一下。那是因为在这之前,你没有向父母表明“我是大人了”的态度,也没有让父母相信你有能力处理这些事情。

你可以主动找父母倾诉。你现在在和谁约会?你如何设计自己未来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尽量让父母多了解你,信任你对未来的规划和安排,消除父母对你的焦虑。父母越焦虑,就越想控制你。

其次,孩子需要和父母划清界限。和父母说清楚,哪些领域是你不希望他们干涉的。比如要求父母不要进入他们的私人空房间,不允许父母看手机和邮件,甚至不允许父母过多干涉交友。

刚开始,孩子可能很难向父母提出这些要求,因为他们会有负罪感。这个时候,孩子需要认清自己内疚的原因。这涉及到一个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自己的命运,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温和但坚定地”与父母沟通。我决心做自己,对父母说“不”。这是我的空房间。请离我远点。温柔是指我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非常“善意”的态度。我没必要和你作对。我依然爱你,但这份温柔不伤我的坚定。

有个心理学家用另一个很美的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叫做“没有敌意的决心”。这个描述很恰当:我很坚决,但我没有敌意。有些家长自我意识很强,很早就知道和孩子建立界限。但是如果你父母坚持要粘着你,你一定要尽快一次又一次的去做。越早做,父母接受的难度就越小,你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小。

另一个建议:从小处着手。很多人的习惯都是这样。他们开始改变,他们会从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始,以此来宣告他们的“告别昨天”。我把这叫做“殖民起义”,这就像是殖民起义。当你要赶走宗主国时,往往要任命一两个总督来标志这一事件。但是用这种方式和家人沟通是没有好处的,会立刻引起很大的敌意。比如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多孩子都想表达自己的独立。如果从结婚生子、选择工作开始,这些事情太大,就很难达成一致。

你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怎么吃饭,怎么穿衣,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怎么交朋友,怎么做抽屉,锁好门或者从父母那里拿回钥匙等等,一点一点的去争取自己的界限,而不是直接从生活事件开始。只有这样,你和父母的关系才能回归正常轨道。

每一段感情的形成都会有它的前因后果,每一个心结的背后也会有它的格局和解决方法。当我们下定决心去改善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能面对真相,认清自己和他人,就不难找到正确的调整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0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