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生活正常吗?孩子对生活如此恐惧,该如何引导?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独断专行。当他们出去的时候,他们假装是懦夫。遇到拒绝打招呼的亲戚朋友,你低着头喊“走吧”?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抓着别人的门框,吓得躲起来不肯进门?我们来看看孩子害怕生活的原因。
这些场景你可能都遇到过。这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能拿他怎么办?
我不知道你家宝宝赢了多少场,但我“全押”了。这些胆小的,不爱打招呼的情况,在女儿小树苗一岁半以后随时出现。
虽然我有时候会安慰自己,但这也没什么不好。小舒米同学对陌生人如此警惕,可见她聪明又有思想,很难被“绑架”。
但是,更多的时候,作为父母,她还是深深的焦虑和无力:对生命如此恐惧,安全感如此贫乏,以后怎么走向社会?
我始终认为,与人沟通是孩子能力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是生存的基础,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的技能。为了帮助昕薇克服“识别陌生人”,我在家人的帮助下开始这样做-
观察孩子“认学生”的原因”[h/]
昕薇对陌生人的焦虑始于他刚满1岁的时候,到现在已经持续了3年多 ,至今仍未完全结束。情况比一般孩子来得早,结束得晚更严重。作为一个母亲,在陪伴她成长的同时,不断的学习,及时的反思,我慢慢的发现了原因,明白了为什么她的安全感那么弱,焦虑那么高。
自从昕薇出生以来,她已经和我们分开三次以上了。最小的时候才8 个月,被奶奶接回山东老家。因为我们繁忙的工作学习,因为老人们的身不由己,也因为帝都的各种经济、住房、精神压力。所以,她每一次妥协,每一次牺牲,她总是渺小的。
她像羔羊一样被大人牵着到处放。在大城市,像昕薇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我勉强称之为“都市信浓孩子”。
昕薇在她婆婆家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爱孩子的人。我害怕小恶魔们的吵闹,他们无理取闹,任性妄为。但是,生了她之后,我惊讶的发现还不错。我在各种苦难中慢慢适应了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抚养她的喜悦也抵消了痛苦,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这是后话。
起初,当婆婆提出要把昕薇带回老家抚养时,我内心的喜悦大于不情愿。我甚至觉得这可能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让她早早地远游四方,学会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
事实也证明,在很多次的辗转反侧中,小人物会因为不同的家,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玩伴而激动,甚至会爱上火车和飞机。对于离别,她轻描淡写,像大人一样对爸爸妈妈说:去工作吧!至于哭,只有一次。
但渐渐地,我发现这种分离,在给昕薇带来适应的同时,也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安的阴影。
家总是在变,照顾者也总是在变。虽然她被迫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但在内心深处,她心理并不成熟,她也开始本能地对这个世界产生防范和戒备。她比较敏感易怒,更早学会了“读字观色”。当然,“陌生人焦虑”比普通孩子更严重。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反思完这个原因,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昕薇接回我身边,给她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与此同时,我开始积极地与孩子感同身受,倾听她的感受,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她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比如我带她下楼散步,遇到街坊的善意问候,我会主动先接话,而不是强迫她打招呼。但是事后,我会跪下来,抬头看着她,问她刚才的感受,告诉她不要害怕,然后和她重复那一幕,告诉她,下次你也可以做和你妈妈一样的事。
比如她一个人在院子里玩玩具,或者想独立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会尽力给她营造一个安全、专注的环境。我也不用用什么打断她,把想一起聊天或者玩的孩子暂时打发走。
再比如,我带她出去逛游乐园或者早教班,一开始会多给她一些陪伴,而不是强迫她独立完成课程,独立玩各种游乐设施。我也会跟老师说,她需要父母陪她一段时间,争取老师的理解。等她熟悉了老师,熟悉了同伴,熟悉了环境,就会慢慢放下。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在社交情境中,儿童只有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才能学会相应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和依赖者是最重要的榜样,她父母的言行会被模仿,也会被暴露。
而我,我自己,就是一个急性子,冲动的母亲。事情沉不下来的时候,有压力的时候,就会看脸。在家里,你会为一点小事发脾气,担心昕薇的一点点糟糕表现。
所有父母的情绪,其实都被孩子看到了。所有父母的焦虑也会给孩子同样的负面心理映射。
她没跟陌生人打招呼时你失望的眼神,她不想一个人玩时你愤怒的表情,都会放大她的焦虑和不安。
所以,为了帮助昕薇,我也开始控制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更有耐心,让自己的生活更平和。我还告诉我的家人不要给昕薇贴上胆小、害羞和不听话的标签。遇到交流困难时,她真的不愿意打招呼,融入陌生群体时,她用安慰鼓励的眼神代替了言语上的责难。
教孩子礼貌的多渠道技巧
针对昕薇的无能、孤僻、对生活的严重恐惧,全家人除了找原因、尊重她、理解她,还一起动脑筋,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昕薇提高社交能力。
首先通过看绘本,讲故事,让她逐渐明白什么是“朋友”?什么是“礼貌”?为什么绘本和故事里的宝宝会有朋友?
我和昕薇
刚开始,她似乎有些不解,但当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你看,每个宝宝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在一起多幸福啊!实际上,昕薇也对他的母亲说,我也有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小熊猫!我想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第二,通过角色扮演,和她玩一个类似“找朋友”的游戏,让她明白,要想和大家一起玩,找朋友,首先要打招呼,打招呼,介绍自己等等。
第三,从社区同龄孩子之间的交流入手,帮助她克服焦虑。在家里,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和昕薇聊其他孩子的情况:你看,楼下住的都是饺子,经常穿花裙子;住对面的是西西,声音很好听;还有丁咚,他的父亲和你的父亲是同事,每天一起工作。
第四,不管是谁在照顾昕薇,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带她下楼散步。遇到同龄的孩子,告诉她,你看,XX出来玩了,要不要试着跟她打个招呼?
孩子一样高,她会把戒心降到最低。过了一段时间,昕薇看到孩子们,就敢上前一起玩,甚至想去西西家做客。
昕薇和孩子们
第五,利用她出去玩的心理,出门前提前通知她今天的行程,告诉她要见谁,让她说自己该做什么。比如她在楼下看到爷爷应该喊什么?当她这样做的时候,及时给她反馈和鼓励,表扬她,告诉她真的很棒!
最后,在社会环境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如果我遇到那些经常逗孩子,强迫孩子跟他们打招呼的人,作为家长,我一定会拒绝,和昕薇一起离开,让她感受到父母的立场和对她的保护。
结论
如今,昕薇的“认生”现象在全家人的努力和帮助下逐渐好转。虽然不能说她现在已经完全克服了,而且还时不时的反复,但总体来说,她的内心越来越稳定平和,自信心和满足感都在增加。
最让我欣慰的是,去年7月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基本不哭了,很快就习惯了。
为人父母是一种修行。对我来说,和昕薇一起克服“陌生人焦虑”的过程,并不是一次心理和精神上的考验和成长。
我希望昕薇的经历能给你一些思考。也提醒每一位家长,工作再忙,也要给孩子时间。同时,请放慢脚步,对孩子多一点耐心。
带着蜗牛散步是每个妈妈都应该有的做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