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告诉人们去思考”[h/]
教育教人知识,是因为没有别的可教。但是知识不能代替思维,就像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知识从来都不是完整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未来),所以我们需要思考。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空的创造力,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相对而言,并不聪明的人一定有更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他们的智商不一定高,他们的书也不一定优秀。但因为他们想法多,构思巧妙,遇到问题从不放弃,所以成就远高于常人。
知识与思维密切相关,但绝不是一回事。有的孩子很有思想,很有创造力,但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可能一般;有些孩子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造。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样的学生。
所以,孩子读书学习有两个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能力。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倾向于关注前者,忽视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更重要的意义恰恰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教育是告诉人们去思考”,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上要注意一些方法:
第一,善于向孩子提问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提问对培养孩子很重要。要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家长必须掌握向孩子提问的形式和技巧。善用提问技巧,学会倾听孩子的提问。因为它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还能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提问时,不要只问对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根据孩子的能力提出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比如:茶杯有什么用?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一下。
台湾省学者陈龙安总结了提问的“十字公式”。这个“交叉公式”就是:假、例、比、代、除、能、想、组、六、类。
“假”:是指用“如果……”的方式和孩子玩一个问答游戏;
“例”:即多举例;
“比”:比较事物与事物的异同;
“替代”:让孩子多想想什么可以替代;
“除”:受这样一个公式启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可能”:可能会发生什么。
“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
“组”: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六”:是“六他”复习的策略,即为什么、谁、什么时候、什么东西、在哪里、怎样。比如孩子想去郊游,可以和孩子商量邀请谁。你什么时候去?你为什么要去?去哪里?拿什么?问题越多样,越能刺激孩子思考;
“类”:是对孩子的多种可能性的类比。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也许有的家长会问,怎么才能让孩子想问就问?让孩子思考和提问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布置情境,激发孩子提问的兴趣。安排“情境”有一些技巧可以遵循。
首先,让孩子好奇。如果故事讲了一半,让孩子好奇地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提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清晰礼貌地询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积极提问。在孩子的天性中,有求知欲,脑子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想知道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大人的态度和不赞成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冲动。
因此,如果父母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兴趣,与孩子一起思考,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问的欲望就会不断增长。
三。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我们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问题:
一种题型,像课本上的习题——提出的问题非常明确,需要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一些知识,针对问题进行“党内思考”;但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永远是唯一的,就像我们对“11”的回答只能等于2,说明别的地方错了。
另一类问题是那些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不是很清楚。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努力理清问题,更要打破平时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传播自己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有创意的想法,我们无法告诉他哪个想法是最好的。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价某个想法。
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如果你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孩子。
发散思维要求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供参考的答案有:
除了“钉纸”之外,回形针还可用于以下用途:
衬衫口袋可以用回形针,可以不贴“服务员”或“队长”等标志;
你可以用它代替发夹夹凌乱的头发;也可以代替领带夹;
如果回形针很多,可以把它们连起来形成一个链条;
回形针的一端可以拉开更换牙签,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
也可以用来清除地板、桌子、指甲等的污垢。
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背部造型拉直,当鞋带用——从鞋带孔里拧过去;
在窗帘布上端缝上回形针,而不是窗帘布环;可以钉在纸模飞机的头上,当重锤用;把很多回形针串联起来,做成项链,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