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分不清“拿”和“偷”的区别。家长不要急着训斥。这有利于心理发展。随着自主性的增强,曾经听话的宝宝不再那么听话,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他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据为己有,这也是人之常情的结果。
但是孩子小的时候,分不清楚什么东西可以占为己有,什么东西不可以。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及时干预,孩子很可能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影响一生。
小华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她今年5岁。
有一天我放学回来,妈妈在书包里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发夹。
于是我问小花发夹是哪里来的。小华天真地告诉妈妈:“这个发夹是一个同学的。放学后,她把它留在了教室里。我觉得很好看,就装在书包里带回来了。”
其实这种情况不能怪孩子。这时候他们没有自制力,分不清楚这种行为是不是大人口中的“偷”。家长需要及时教育,以适当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财产权感”。
第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阶段不同
1、2-5岁:学龄前儿童没有明确的物权概念。他们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却不知道归属感。
也许有些心理发育成熟的孩子会察觉到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被占有欲挤出来。
应对方法: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要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让孩子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越早培养好习惯,对孩子未来的行为越有帮助。
2岁或5岁以上的孩子
学龄儿童已经能够分辨物体的归属感,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要注意了。要说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父母不买,还是单纯为了好玩?
二。如果发现“偷东西”,家长该如何解决
1。从小做起,尽早为孩子树立财产权意识
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归属感?
孩子在和朋友玩的时候,如果别人家的孩子要拿自己的玩具,家长不能擅自做主,直接把孩子的玩具给别人玩。
而是应该主动问孩子是否愿意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孩子愿意分享,我们要说谢谢。如果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坚持,也不要动用亲权。
这样做的家长,既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又教会了孩子财产权的概念,一举两得。
孩子会摸索自己的想法,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
如果是别人的,怎么做才能分享?
2。找出“入店行窃”背后的原因[h/]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他们大多会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时,表现出震惊、悲伤、愤怒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同时,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失望,对自己的教育感到沮丧。
但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不用太担心,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
家长要耐心和孩子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措辞,不要把“偷”“偷”这种不好听的话挂在嘴边。
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找出背后的原因。
如果孩子真的想要这件物品,并且有能力购买,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获得想要物品的机会。
比如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每次可以付给孩子5元钱。这样就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机会,而不是无条件的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不仅能知道什么是归属感,还能明白父母赚钱不容易,以后不会大手大脚花钱。
3。也应该有给孩子“纠错”的方法
发现问题后,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你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以后该怎么做。
就像小花拿了同学漂亮的发夹一样,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因为就算这个发夹再漂亮,也不属于你。如果你喜欢,你可以告诉你的父母,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三。从小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小的时候很少接触外界,所以得不到锻炼。然后,家长要扮演好这个角色,与孩子互动。从小培养孩子,不要乱翻大人的东西。
同时,家长要有边界感,不要随意为孩子做事情的决定,比如哪些玩具可以让孩子玩,房间能不能进,都要经过孩子的同意。
如果父母不能尊重孩子,再多的说教也没用。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
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随着他们的情绪,他们把家里的一切都翻得乱七八糟,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父母也因为孩子还小,对事情视而不见。这种心理暗示助长了孩子的“霸道”,认为只要愿意,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意处理。
有句老话说得好:年轻时偷针;当你长大后,你偷金子。这种结果是父母不作为造成的。如果不能从小就严格树立产权意识,等长大了犯了大错误再教育就来不及了。
四。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和忠实朋友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凯特的家里只有她妈妈和她自己,母女二人的生活非常艰辛。
凯特有一天去超市买牛奶,无意间看到了一块培根。因为太久没吃肉了,她立刻被她的眼神吸引住了。看到周围没人,凯特偷偷把熏肉藏在口袋里,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带回家。
回到家,我妈发现了这件事。她没有板着脸骂凯特,也没有自怨自艾地说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他反而平静地对凯特说:“宝贝,妈妈只给你买牛奶的钱。为什么这里有一块熏肉?
凯特低头说:“妈妈,我没有付钱买腊肉,所以我直接拿回去了”。
妈妈对凯特说:“宝贝,你想吃这块培根吗?没关系。妈妈现在可以带你回超市了。我们要不要付了这份腊肉的钱,回来再享用?”
凯特乖巧地点了点头。
在超市里,妈妈带着凯特去了收银台,告诉收银员发生了什么事,告诉他凯特忘了口袋里有一块培根,现在回来付钱。
收银员称赞凯特的诚实,凯特内心感到不安。回到家,我马上和妈妈承认了错误,说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母亲在这件事上的做法,可以算是教育的典范。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孩子的自尊心,妥善处理着“偷”的事情。
孩子无意的举动,家长的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事情的结局。
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机会,而不是暴力压制。我们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忠诚的朋友,正确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