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激励孩子梦想

父母怎样激励孩子梦想,第1张

孩子一定要实现父母的梦想吗

育儿是一个不断暴露我们欲望、缺点、不完美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不要让孩子成为实现梦想的工具,这对孩子不公平!

然而,这个口号喊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关于渴望]

因为我乐感不好,和朋友出去KTV都张不开嘴,所以孩子一定要学会唱歌!这样会让他更有魅力!

因为我小时候想学钢琴,但是家里没钱。可惜了。我的孩子必须学好钢琴。

因为没上大学,现在只能做点小生意。当我遇到一个有文化的人时,我觉得自己在掉价。我的孩子得不辜负他们的期望,给我长脸!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看出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是我们年轻时想实现却没有实现的梦想。

说这些话,你是在要求你的孩子帮你实现梦想。你没有划清你和你孩子的界限,你没有把你的孩子当成独立于我们的值得尊敬的个体!

但是,还是有一些词,比较隐蔽,容易混淆!

乍一看,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仔细分析,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还是在反映我们自己深深的后悔!

一个妈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因为小时候父母从来不关心我的学习,总是忙着我的工作。我和朋友每天都是爬树上墙玩,不好好学习。然后每次我发成绩单,父母都会很生气,说我不懂事。他们为了我这么忙这么累,结果我还是这么不争气!现在想起那些事,就觉得很难过。而且我真的没有像父母说的那样考上好大学。所以我觉得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成绩太重要了!我会一直陪着孩子学习,不能让他们重蹈我的覆辙!”

与此同时,另一个妈妈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小时候,我妈天天被逼着学习。每次听到楼下孩子们玩耍的开心笑声,我都很难过。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好大学,工作也不错,但还是觉得很遗憾,童年是在题海中度过的。所以,我现在从来没有给孩子任何压力,也没有给他布置任何作业,没有给他报任何特长班。他愿意随时学习和玩耍。我想让他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两位妈妈的话语里都充满了对孩子的爱。但仔细想想,这些行为都源于他们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

一位母亲因为童年没有父母陪伴,辞职在家带孩子;

一位母亲因为童年没有乐趣,就让孩子尽情享乐。

两个妈妈做的事情,都是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这和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没有区别。

包括我。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看着同桌的双层铅笔盒,可以装书。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那种羡慕。但是女儿又提醒了我,而且是那么的清晰。

女儿每次买衣服文具,我都不看价格。我就看看女儿喜不喜欢。喜欢不喜欢无所谓。

我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经常要给儿子货比三家,还要考虑信价比?现在有了小女儿就没有这样的原则了?这不应该是我应该成为的样子。

然后,我找到了答案:我在给女儿买漂亮东西的同时,也在满足三十年前的自己。

这也是我内心深处“渴望”的表现。

而孩子的诞生,育儿的过程,就是不断暴露我们“欲望”的过程。

这种表现欲望的方式有时候很难判断对错。

但是,如果能检测到这些,就为我们“更好的放手”打下了基础!当我们能放下欲望的时候,我们就能空在内心找到更多空的空间,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如果孩子不想被妈妈24小时看着,第一位妈妈也可以心平气和地给孩子空空间,不再执着于“陪伴”的欲望;

如果孩子希望学一两门特长,第二个妈妈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带他去学习,不要再执着于“玩”的欲望。

如果我能放下满足内心孩子的欲望,我就能更理性的为女儿消费,不会导致她越来越注重品牌和材质。

母亲的每一次觉悟,都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一次成长。

[关于缺点]

我一直以为自己脾气很好,因为我的同学和同事,包括我的亲戚,都说我是个懂事,温柔的女孩。

直到儿子两三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脾气有多急躁。我的声音可以这么高,控制欲这么强!当我儿子用我的语气批评我的时候,我觉得我在照镜子!另外,这是一面无法更换的镜子。

孩子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长,他们的身上自然会反映出我们的影子。

比如说话的方式,做事的风格。

有一天,我老公生气了,指着儿子吼道:“你现在脾气很大,你知道吗?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看着这一幕,我忍不住笑了。

一个生气的父亲告诉一个生气的孩子:你不应该生气,你应该控制住。

事后我和老公沟通了这件事。不耐烦是我们共同的缺点,所以儿子不耐烦很正常。想要改善孩子的脾气,只能从我们做起。如果我们不能提高自己,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的孩子提高呢?

大脑中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层”要到25岁才会完全发育。孩子多大了,反正没有理由比大脑发育良好的成年人控制或提高得更好?!

另外,正面管教里有一句话,我之前在文章里说过无数次:

父母是原件,子女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只有从原件修改过来才有效。

[关于不完美]

这部分分为两个方面。

没有人是绝对完美的,也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

-大家都同意这句话。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忘记这句话。

(我)我们总是要求我们的孩子完美无缺

有一个对育儿很苦恼的妈妈找到我,说她九岁的女儿不想和她说话,总是顶撞她。生气的时候总是沉默。

我问他们一般花多少时间聊天。

她很少说话。因为她给女儿报了钢琴、舞蹈、书法、国学、主持、机器人、英语等七个特色班。

我问她为什么举报这么多?是因为孩子喜欢吗?

她说:我觉得两者都有选择的必要。我也知道很多。孩子们甚至没有时间玩耍,睡眠不足。但是,不知道取消哪一个,哪一个很重要。

对,三百六十五行。每一行都很重要。但是,有三百六十五行。有事迹优秀的人吗?

我们知道没有完美的人,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挤压孩子的空闲时间,把他们培养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完美的人。

有必要解释一下:

我不是不提倡发展孩子的特长,因为我的孩子也在特殊班。

我建议在孩子喜欢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有选择地(而不是全面地)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2)忽略自己的不完美

我之前写过两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孩子的问题,但是家长认为都是孩子的错,他们什么都没做。然后因为自我反思,自我调整,问题积累,孩子的不良行为增多。

这里有一个小例子:

爸爸答应孩子周末去郊游,结果因为领导临时决定赶进度,被叫去加班。孩子自然会失望、生气、哭闹。

但是,我们看不到我们的不诚信,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无知!

我告诉过你我要加班,但不是故意的。你为什么一直哭?(负面情绪)

你再这样哭,我就再也不答应陪你郊游了?(威胁)

看你妈。她以前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怎么能不讨论呢?这孩子真不懂事...(推卸责任,负面评价)

我们并不完美。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确实违背了我们的诺言,我们能做什么?你还会把孩子教坏吗?

如果你对孩子说:“宝贝,爸爸这次真的没有做到他说的,没有遵守陪你郊游的承诺,对不起。其实爸爸也很苦恼。爸爸理解你的感受。爸爸下周末尽量补上,好吗?”

我相信大多数孩子在父亲真诚的表达后,都会非常大度的原谅我们。

而且,孩子会从我们这里学到“坦诚”和“勇于承担责任”。

这里,还是要说:

如果你背这些话就像背书一样,目的只是不想让他哭,孩子不配合不是孩子的错。因为孩子能感受到你的不真诚。

这些话要以“对结果开放”的态度告诉孩子。即使孩子还在伤心地哭,我们也会继续这样对待孩子,他会慢慢释放他失去的东西。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渴望,我们的缺点和不完美。只能看到孩子缺点的父母,看不到孩子引导我们成长的力量!

育儿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成为父母是我们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我们的孩子,就像天使一样,指引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哪些是来自童年未实现的欲望,我们才能放心很多,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欲望和感受;

只有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有了自我成长的心态,我们才先做出改进,然后孩子(镜子里的我们)才会跟着做出改进。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这里的什么样的人不是具体的目标,是指态度和性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9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