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第1张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自律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从他律到自律,要明白这两个道理。但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改变。不经意间,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改变孩子就是改变行为习惯,包括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习惯与环境相互作用,看似不堪一击,实则与让我存活了亿万年的本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野火不曾把它们完全吞噬,它们在春风中又重新高大起来”。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克服本能的力量,还要学会发现和利用一些本能的力量,使其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和成长。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要改变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引导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培养他们有更好的习惯,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关于习惯养成的道理。

首先,很难在行为和习惯上做出有意义的改变

积极的改变,巩固成一种习惯,从他律到自律,需要规划、战略衡量和跟进,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孩子坚持并养成习惯,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做一件事容易,持续做一件事难。通过提醒和唠叨,孩子很容易马上做作业,但指望孩子以后能自动自发地按时开始和完成作业,如果只是这样做几次,那几乎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往往认为这样做就够了,孩子不会再做就是孩子的问题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通常会导致失望,于是我们开始批评、责骂、惩罚,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1。不让孩子意识到他们需要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明确地让孩子知道并重复我们的要求,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做出什么改变。然而实际上,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这些要求都是对孩子的外在要求,而不是从孩子自身的需求出发,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的改变。

另一方面,即使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也会找借口拒绝承认自己需要做出改变。

要让孩子能够从他律过渡到自律,这一步需要到位,并且需要能够在这个环节检查和消除那些与改变相抵触的错误观念。

2。忽略惯性的力量

习惯的惯性是很强大的。

环境的暗示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开始成为习惯性行为。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发现和处理这些暗示的心理准备,改变的愿望只能被现实击碎。

这不足以说明惯性的力量。更可怕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有意识地调度自己的自制力去面对,却常常被打得落花流水。每次输了反复打,就想想自己的减肥计划。哪一次你没有下很大的决心,却常常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当你饿的时候,有多少次你可以拒绝面前的一道甜点?有多少次你一边刷手机,一边安慰自己再看5分钟,而自己该做的事还没做?

如果我们能从多次被现有习惯打败的经历中,首先认识到习惯的力量,我们会天真地期待我们所要求的吗,孩子仅仅强调几次就能轻易做到吗?

3。不知道怎么改

说教,唠叨,打骂,惩罚,这些自学的方法可以改变孩子现在的行为,而且大部分时候还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把行为巩固成习惯,这些方法就没那么高明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我们用这些方法施加压力的时候,孩子养成了被动做事的习惯。

改变至少需要两件事:一是改变现有的坏习惯,二是建立新的好习惯。

要摆脱现有的习惯,我们需要知道习惯模型“建议-习惯行为-奖励”。识别环境中哪些线索会引发坏习惯,给大脑带来奖励。减少这些暗示,或者用新的习惯行为代替现有的习惯行为。比如把遥控器收起来,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回家后打开电视看动画片的习惯,从而减少写作业的障碍。

建立新习惯,需要知道“动机-能力->:行为”模式。激活内部动机,或者说提高孩子做某件事的能力,可以增加表现“良好行为”的可能性。通过比较,教会孩子必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解题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在写作业时处于“学习区”,逐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

二。你不能强迫你的孩子改变,除非他愿意改变

教育的目的不是塑造,而是唤醒和唤醒孩子心中不断增长的力量。并不是很多看似很低的底线要求,只会给孩子压力,而是让孩子有目标,有能力,这样才会有内在的动力。

1。改变来自内心

其实我们无法诱导或强迫孩子做出持久的改变。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打骂,都只有短期效果。一旦这些方法被停止,孩子将回到旧的方式。更糟糕的是,这些方式甚至可能阻碍孩子内在动力的产生。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孩子无知,只想着偷懒。何况还有那么多“狼爸虎妈”,严格要求高压训斥,甚至棍棒相逼。孩子教育不是也很成功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更何况,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高压和虐待对他们的教育作用微乎其微。真正让孩子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是高水平的“教练”。

因为他们教练水平高,所以能够分解,制定合理的小目标,让孩子始终处于“学习区”;并能给予及时、充分的反馈,让孩子在每次学习过程中和每次练习后都能获得成就感,提升能力,获得“自我效能感”。这些都会强化孩子的动力,提高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结合“动机-能力->:行为”模型,在“教练”模型中,主要是通过提高能力水来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从而获得成就感等内部奖励,从而提高内部动机水平。所谓的“高压”并不是主要的动力来源,甚至只占很小的比例。

如果只看到表面的高压规训,却看不到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教练”模式,盲目模仿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而且,即使掌握了一定的“教练技巧”,也要注意引导孩子发自内心的改变,把属于孩子的自由和荣耀还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给他们施加压力。“北京大学学生吴弑母案”足以令人震惊。

2。压力未必能让孩子朝着你想要的方向改变

外界压力包括父母施加的压力和其他外界环境因素。无论什么样的压力,无论多大的压力,都不一定能让孩子有积极的改变。

人都有呆在舒适区的惯性。即使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可以带来很多回报,没有风险,但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去尝试改变;即使坚持现状,现在和将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每天都在悔恨和自责中度过,也未必能坚持改变。想想那些健康和生活受到肥胖影响的人。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出持久的改变?又有多少自暴自弃的孩子,在父母的压力下抑郁甚至自杀?

所以,不要想着做一个“狼父虎母”,给孩子施加高压,或者人为制造其他外界压力来期望孩子在压力下改变。多学习多尝试,如何引导孩子的内在动机,提供动力,引发和督促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

3。涉及互动的行为习惯,比较难改

改变自己的行为相对容易,但是涉及到别人的行为改变就很难改变了。很多家长有意无意地期望“我施加压力——你改变——我好面子”,希望孩子走这条路线。

这种思维和行为,看似主动,其实是一种非常被动的互动方式。孩子要克服两个障碍,一个是“被迫改变”,一个是“父母满意”,太难加起来。

我们应该是互动关系中的主动方,“发现好的行为——鼓励”。这样,孩子现有的良好行为并不难坚持,也容易得到认可和鼓励,会提高孩子改变的动力。孩子只要做出积极的改变,马上就会得到认可和鼓励,这其实就是自己的行为改变。这样,如果家长主动,孩子的改变会容易很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到习惯的惯性力和我们所处环境的不完善,有很多因素可以诱发现有的习惯,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强烈互动,可以让我们明白积极的改变,即使看似简单的事情也不容易。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少抱怨和批评,引导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83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