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平庸不能接受孩子平凡怎么办

父母平庸不能接受孩子平凡怎么办,第1张

父母平庸不能接受孩子平凡怎么办

我终于接受了儿子是个普通的孩子。他放学后在电脑前坐了40分钟,该上车了。这时候我妈忍不住走在他后面,心里咬牙切齿:“你看这个。”


总是摆出一副胆小的样子,看着屏幕上的外教。这是针对外教的一对一在线英语课。女老师是一个棕色头发的白人,耐心地对她微笑。也笑,低着头,有时候老师问他懂什么,他就结结巴巴的答。如果不明白,继续低头抬头看老师做手势帮助他理解。

妈妈一脸生气,她还安慰自己:没事,只是培养语感。

日程安排得很紧。

他一周上五天学,四点放学就去课外辅导班,学而思的数学课,英孚的英语课。还有一次书法课,我妈觉得他写的字不好看。

不上课外班的两天,是两次一个半小时的网上数学辅导课。老师会在屏幕的另一端给他出题目,我妈会陪着他听。

我六点多从辅导班回家,吃完饭开始写作业已经快八点了。

周末时间属于兴趣班,画画和嘻哈,是我自己选的,中间穿插一节写作课。现在,一年级学生也被要求能够写一整段。他们不太懂怎么教儿子表达脑子里的想法。除了课后报班,他们也没办法。

还有一个亲近自然的户外课程。老师会带孩子去公园认识花草。这门课也很有趣。

周日下午空有空。除了玩,还用来写老师布置的作业。

每次课外辅导都会布置作业。数学有习题要做,英语有和父母的对话要练,书法每天要写十分钟,甚至街舞,都需要回家跳几次。妈妈会给他拍一张照片发给老师,算“打卡”。

这个时间表是这个小学一年级学生的。

我忍不住跟我妈说:“太累了,没时间玩了。”其实我也累坏了。她每节课都要接送,监督所有的作业。如果你因为某种原因错过了一节课,你会有大麻烦。王丽需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流程管理技能,与老师协调,预约补课。

大家都是这样生活的。

我在杭州最好的公立小学读书,学区房均价超过7万。同班的人都申请课外辅导,不仅是K12教育,还有兴趣班。有一次,班里有个小程序,每十个孩子一组。王丽和家长群里的其他9位家长协调。大家列出了一个星期的两个小时的孩子空,十个孩子。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空闲时间。

在校门口等孩子放学。如果学生走出校门晚了,难免会听到周围的家长开始抱怨某某补课太晚了。

大家都会选择学校周边的辅导机构。每节课,他们都会在学校遇到四五个同学。

对我来说,工作时间就是她放松的时候。下班了,她只是不停地赶,还要努力教儿子怎么换算圆分。

程序员抗议996的时候,心疼自己的儿子,但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887。现在孩子压力太大了。

一个同学的妈妈告诉她,她特意给女儿报了辅导班,培养她的专注力,只是因为孩子压力大。导师会和孩子长时间聊天、玩游戏,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父组

在一个家庭中,通常爸爸是相信快乐童年的人。当然,我也希望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儿子在学校学习真的很开心。他每天四点前离开学校。减负后规定一年级学生不能分配课后角色。

数学卷子一般都是在学校写完,回家我妈会检查。语文老师布置了“书空写”,在空中,他用手写出了新学的单词。但如果你不相信这个,你儿子还是要在纸上写得方方正正的。

回头看看父母,我们都是这样。

妈妈觉得自己是个很务实的人。早期教育中强调的智力发展达到K12阶段,实际实体出现在乐谱中。

一次英语考试下来,她真的坐不住了。虽然她儿子数学不好,但英语也算是她自己的门。因为外贸,她总有机会带儿子出国。"我可以喝杯水吗?"儿子上小学前就学会了向老外服务员要一杯水。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儿子的英语成绩一般。

她马上给儿子报了课后英语辅导,每周两次,到处发。

我儿子学校规定不能再给孩子打分,考试必须减。事实上,虽然没有正式考试,但总有随堂考,一张A4纸,十分钟。根据错题量,给学生分优秀、良好、及格三个等级。老师会在家长群里广播成绩,每个年级有多少学生,然后列出所有得A的学生的名字,如果成绩不理想,老师会列出学号。

这种形式早就被家长理解了,孩子知道彼此的学号。名单一出,家长们还会聊一会儿,夸一个成绩总是很优秀的孩子是“学霸”。只要儿子不在优秀名单上,他就会感到焦虑。

父母无话不谈,关于孩子最近在看什么书,深奥的大人不太懂。他们谈论着他们的儿子多快就能完成十个十字路口的计算,谈论着女儿的钢琴多快就拿到了6级证书。

整个群体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名词不仅困扰着小学生,也困扰着他们的父母。

她听说有的孩子,在幼小衔接班,已经学完了小学第一学期的所有内容。儿子还处于所有加减法都在十分钟以内的阶段,立马“整个人都不好了”。

像老公一样安慰自己。没关系。这些东西迟早是要学会的。但是“别人家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学了珠心算,已经可以算三位数的乘法了。这一套自我安慰的理由完全消散了,于是他们不得不焦虑。

我发现,如果你学得早,你就可以成为学习大师,被周围的人称为小天才。不学,差距就拉开了。“我能做什么?大家都在学习。”

数学辅导班三万多,英语课近四万。绘画,书法,街舞比较便宜,每个早一万。性价比最高的是网络数学课,12节课1节辅导,3000元,一共3节辅导。

一年12万左右,不算暑期班。这笔钱对她丈夫的年收入来说不算什么。刷卡的过程更是享受,一刷就是三四万。“跟买包一样爽。”

恐惧行业

教育是家庭的基本支出。在他们看来,钱是存不住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并不像其他消费一样直接受到经济收入的影响,甚至越是看到经济不景气,越是愿意增加投资。

越是经济下行,教育行业越吃香。这是一个反周期的行业,被剧人称之为“恐惧行业”。

李一丹为了给儿子报乐高班,和婆婆吵了一架。乐高课一周两次,一节课150元。得知婆婆背了好几遍后,觉得这是浪费钱。三个月的课程,差点赶上儿子一个月的工资,就为了让孙子积木?这些钱足够买几套乐高玩具了。

李一丹听不下这些唠叨。她说服丈夫,这样的课程可以培养四岁儿子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形成空思维,或许还能激发他的创造力。

这些福利是我家住杭州的表姐告诉她的。“培养思维方式”是一个听起来终身受益的教学目标。表哥的儿子上了一年级后,开始上编程培训班。“三天理解AI的底层逻辑。”这个口号甚至感动了李一丹。

最后,在李一丹的家乡,嘉兴的一个小城,也有开设乐高班的机构。李一丹第一次给儿子报名。报价比杭州便宜三分之一,不要错过。然而,她没有算过。我表哥的老公自己开公司,这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当老师,指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搭城堡或者汽车。另一个为年龄较大的孩子开设的班级也将有装备和其他设备。每次回去接儿子,李一丹都会把儿子的作品晒到朋友圈,连同接儿子前买的星巴克照片。

李一丹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些照片里的每一个小积木上都没有乐高的logo。培训机构用的不是正版乐高,而是价格至少是正版十分之一的乐高积木。

今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校外K12培训机构超过40万家,有问题的机构超过27万家。

据艾媒咨询K12在线教育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增长率约为25%。

即便如此,家长的热情也挡不住。以英语+留学起家的新东方K12业务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2018财年,新东方的K12业务贡献了约59%的总收入。

前阵子在我妈的家长群里,有妈妈陆续分享了几个在线课程的链接。其他人下载并试听,分享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折扣。在杭州萧山,培训班不像西湖区那么火爆,但在班里,几乎每个人都会上一两门课外辅导课,英语、数学、写作也不会落下。

“像传销一样。”开玩笑的,反正我试过了。我给儿子报了一个一对一的外语会话,可以“培养语感”。为了节省接送孩子的时间,她还把儿子的台词从课堂上撤了下来。

反正线下的小机构经过了一次大清洗,自己的线上机构也溜进了学生的课程表。

普通孩子

但是,我妈也发现,她给儿子报了一些课程, 比如折纸,本来就期望儿子有更好的动手能力。她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商人,从事对外贸易。上完这门昂贵的折纸课,她突然发现,即使儿子学会了沿着虚线折纸,也能把作品发到朋友圈。而且,她觉得一点用都没有。

还是把两次网上辅导课看得不可或缺。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能陪着儿子去听,去听现阶段的解题思路。“小学时不知道的问题,现在感觉豁然开朗。”

可惜儿子很少表现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她已经第240次向儿子解释了,一毛钱可以和一元钱相比。如果你有五块钱,可以买两根两元四分的冰棍,手里还剩下两毛钱。

就在她终于忍不住拍桌子的时候,她爸爸劝道:现在没有现金,但是教材太老套了。爸爸的观点是,不要急着去理解,因为这些事情儿子迟早会明白的。

其实我已经意识到这样不好。我看着儿子九点多就睡着了,偶尔抱怨妈妈不给自己一点玩的时间。经过深思熟虑,任何课程都不能放弃。

兴趣班不能放弃。不仅是儿子在学校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班里没有一个孩子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卖。甚至在班里的元旦演出,同学的家长都带了古筝。

“学习这些可以分等级。如果有证书,可以评为特长生。如果你有特长,就有机会入选三好学生。”张莉沉思着。按照前辈的说法,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杭州那些够好的民办中学会先筛选报考的学生简历。如果你的简历不够好,没有大赛集锦和特长,你连笔试的机会都不会有。

K12培训更是需要配合学校老师的进步。我深深的担心,如果儿子不去上那些培训班,如果老师看到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懂了,他可能会干脆跳过这个知识点。也许只有他自己的儿子不明白。

“在学校学不好,去培训班也没用。”张晓风终于在他儿子五年级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到了高三,一旦通过训练打下的提前量差距越来越小。

先进的教育是否有用总是在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之间争论不休。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艾尔金德把那些奔波于各种培训班、进行高级教育的孩子称为“忙碌的孩子”。在群体焦虑中,很少有孩子能平静的成长。

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又在我们身边展现了蛛丝马迹。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只有那些特别幸运的人才会有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张晓风告诉我,“大多数人只能有一个普通的孩子。”

不管有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辅导班是否值得,至少大家都认同“不值得”这个答案是不可接受的。

仿佛是某种惯性,张晓风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退出过四个课外培训班中的任何一个,继续让儿子参加,在班里已经很轻松了。

而且在他们所在的家长群里,最近每天都在刷培训班的广告,互相讨价还价。再也没有人发网络课程的消息了,因为暑假快到了,大家都没时间陪Eva上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7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9
下一篇2022-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