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陪孩子比上班还累?轻松育儿只需要做到这一点。什么都不要听,一切慢慢来。分钟愤怒观察
每个父母都渴望养育健康、快乐、聪明的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为孩子尽力,但最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
初为人母,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为了更好的育儿,“聪明的我+努力的我”每天下班后早早安排好他们的日常,直到睡着。我在一千多个黑夜里开始学习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育儿知识: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儿童脑科学、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宠物父母效能训练、正面管教、游戏性、亲子沟通、爱与自由、自然育儿。我关注了几百个微信官方账号,看了100本书,有心理学,脑科学,哲学,宇宙灵性等等。
这些当然会有一些效果,但是和我的预期相差甚远。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只达到了培育的高度,却没有触及太多培育的部分。养和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
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一个老师说,注意你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也会陷入其中。是多么的无力。所有的育儿知识都在那一瞬间抛在脑后,你只是在那一瞬间情不自禁的感慨。我,我的孩子,我的情绪都陷入了僵局。
我恍然大悟,以前的知识储备只能支撑我支撑。还好我有医学基础,所以一路走来还挺顺利的。孩子生病的次数很少,偶尔我感冒发烧,在家也能轻松搞定。
但这并没有把我提升到教育的层次,所以当孩子有了情绪,所有的知识结构都崩塌了,我的心也崩塌了。那一刻,我的内心总会浮现:
为什么我知道这么多道理,却还是命不好。
明明该学的都学了,该给孩子的都给了。
到底是什么问题?无数次,我都在用灵魂深深地折磨自己。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慢慢学会了觉察自己的情绪,开始真正理解育儿的意义。
我们需要好好爱自己,需要不带感情地客观表达自己的需求。
一点一滴挖掘你的情绪背后是什么样的情绪(愤怒、悲伤、恐惧)。你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属于马斯洛需求的哪一层?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才能真正做自己。有了这样的觉悟,你就慢慢长大了。
当我们向内探索自己的情感和信念时,我们就有机会认识真正的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改变。
周末参加学习,听着几位妈妈的发言,忍不住哭了。他们曾经把力量放在孩子身上,长年累月,用心陪伴,换来的是最后一个年级,疏远的亲子关系。
当你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工作和孩子中时,你内心是匮乏的。当你没有情绪的时候,你不会意识到这种缺乏。我们需要把力气拉回到自己身上,跳出来看孩子,再跳进去陪孩子。这是底层逻辑。
体制外看体制,需要看体制外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认知框架,自然,你们的育儿期望不同,对生活的看法也不同。以目标为导向,你需要有多元的思维模式,同时要匹配内在自我的成长。
轻松育儿只需要做到:
走出自己的认知体系。因为你们的认知高度不同,与你直接相关的信仰不同,对生活的看法不同,对养育的期望也不同。台湾脑科学家洪兰说,我们应该先做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而不应该要求孩子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信念,是不是育儿之路不再焦虑?我们需要做我们自己。教育孩子重要的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在做什么,父母是怎么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