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对父母发脾气怎么办

经常对父母发脾气怎么办,第1张

孩子总对父母发脾气怎么办

极端的管教和宽严相济的失衡加剧了孩子的逆反行为。家长只需要四招。他们现在是多么的不听话,和父母矛盾,和父母对抗,让人生气。的确,有这种情况的家庭不在少数。

但是,请问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孩子逆天的行为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吗?不,不是的。以前不好吗?其实这主要是父母家庭教育不当的结果——“极端管教,宽严相济失衡”。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各种不良行为,都可能是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造成的。可能是孩子青春叛逆期来了。父母教育不当,加剧了这种逆反行为。

那么逆反心理到底是什么?什么是青春叛逆期?逆反心理产生后有哪些表现?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指孩子在特定的年龄,为了维护自尊的某些观念,对父母的行为要求故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抵触的对抗行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要经历三个叛逆期:2~3岁孩子的叛逆期;6-8岁是孩子的叛逆期;2~18岁的青春叛逆期。通常我们指的是青春叛逆期。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难管教,最需要耐心细致的调养,也最容易和父母产生这种抵触情绪和行为。他们轻浮,容易失控。(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解释叛逆的青春儿童。)

很多家长肯定都看到了孩子逆反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比如:孩子脾气变坏,性格扭曲;话少,学习下降;敌视父母,不愿意回家;父母管教,不听话;父母说怎么做,他不做;你说往西,他就往东。在学校里,他表现极其恶劣,要么捣乱,不听老师管教,要么软对抗,不学习...总之,孩子想用各种不好的,极端的表现,在家长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存在”。

这些逆反心理反映出来的不良状态,可能是短期的,三五个月,也可能是长期的,三五年甚至更长。这种短期或长期的叛逆行为,取决于父母的管教是否继续极端严厉和纵容。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明白孩子的逆反心理是父母的责任,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不要一味指责孩子,无故打骂孩子。

那么,有哪些父母的管教行为比较极端,在严厉和溺爱之间失衡,从而造成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呢?

第一,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和宠坏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现在很多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自从二孩政策以来,少数家庭有了两个孩子。不管一个还是两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宝贝。尤其是今天的隔代教育,在爷爷奶奶眼里,更是弥足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说他想要天上的星星,永远不会给他摘月亮。无论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要求,哪怕是荒谬的要求,父母都会不打折扣地执行,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虚荣心。照顾孩子无可厚非。但是,上述父母的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错误的爱,是在摧毁孩子的坏爱。与其说是“溺爱”,不如说是父母在“犯罪”!

这种无原则的爱在孩子心中形成潜意识后,一旦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心中的这种巨大落差就会迫使他做出过激行为,或打骂或闹事,迫使父母就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只要父母不按照他的要求,不满足他的要求,就会顶撞父母,哭闹上吊,甚至打骂父母。

二是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

1。期望值过高,孩子被过度控制。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在这种强烈的需求下,家长往往盲目地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严格的要求,甚至超过孩子的年龄限制,控制孩子自由玩耍或到处交友。这是不允许的,甚至连孩子正常年龄该玩的、该做的都被完全剥夺了,连思想也是。也就是说,除了读书写字,参加兴趣班,参加各种比赛和其他有益的活动,不让孩子参加。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下的孩子,必然会心生怨恨。久而久之,他们要么无言以对,胆小懦弱,要么脾气暴躁,桀骜不驯。这个“火山口”一旦爆发,就很难阻止。他还能听你的吗,孩子?

2。要求孩子“除了学习还要学习”。有些父母对孩子成年后的管理,从来不考虑孩子正常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爱好。总是认为他们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未来”,不管他们的性质如何,剥夺了他们正常的活动和快乐。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周末,节假日,或者走读生午休晚睡回家),孩子一回家,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没有考试。他们得了多少分?”然后强迫孩子学习,写字,做作业,或者参加补习班或者兴趣小组。总之,就是不让孩子有半个小时空的闲暇。毕竟,他只是个孩子。他能承受吗?他能不累吗?时间长了,他能不做对你不利的事吗?我能不反驳你吗?不可以逆转吗?

第三,对待孩子太粗暴。

父母偶尔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和强迫来解决孩子迷茫的问题当然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在管理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一些家长每当遇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情况,往往会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违背父母的意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行解决问题肯定是不对的。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在所难免。人无完人,父母不也犯同样的错误吗?关键是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是什么态度。说服教育,当然是和风细雨。父母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父母越简单粗暴,孩子越乱。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逆反心理,对父母不利。

这些表现都属于父母管教不当,走了极端,要么太娇惯,要么太严厉。狭隘与极端,宽严相济的失衡。

说到这里,父母朋友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教你四招:

首先你要检查和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教育孩子的方法,看看有没有上面提到的过激言行和表现?如果鞋子合适,就穿上它。做一个明确的父母。同时也要知道,我们的一些过激言行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当然偶尔言行不当影响不大,但是时间长了影响就大了。

第二招,家长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妥善管理孩子,切忌简单粗暴。好孩子不是打骂,也不是溺爱,而是正确引导、关心和教育。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其他爱好,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尤其是少数家长如果长期用过激的言行来管教孩子,一定要收敛。否则父母再这样下去,得不偿失,会后悔的。

第三招,家长对孩子要宽严相济,不能偏向任何一个极端。家庭教育很重要,很关键,但也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我不能说孩子是我亲生的。我想怎么管教他就怎么管教,谁也管不了他。“捧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碎”不好,但“荆条棒出好人”的棒教不一定是好事?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关心和严格要求的“度”,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不要极左也不要极右。当然,偶尔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极左”或者“极右”的方法还是可以的。

第四招,对已经有逆反心理的逆反孩子进行“冷处理”。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并且由于他之前的处理方式方法不当而产生了明显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那么家长就要重视这个时期,不妨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一切过激行为。换句话说,就是假装忽略孩子的行为。不管他做出什么动作,轻的重的,家长都要能稳住。千万不要不理他,包括不跟他说话,甚至不看他一眼,每顿饭都不叫他。让家里其他人也配合,故意“孤立”他。

用这种方式故意“冷落”孩子一段时间后,观察孩子的动作。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孩子的动作会变得越来越温柔,说话的语气也会变得柔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好像很怕父母。

这样孩子就“自我教育”了,逐渐意识到和父母对立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但在刻意冷落孩子的同时,家长也要有意无意地关心他,关注他,但不要被孩子看到。这期间,家长也要冷处理,反思自己的过激言行,慢慢修复和孩子的关系。

当然,如果是孩子青春期正常的逆反心理,家长也没有任何过错。这个时候,不要紧张,也不要担心,一定要注意疏导,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冷处理”,把不好的状态扼杀在萌芽状态。

说了这么多,家长要明白,孩子在青春时期叛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管教的方式方法,不能偏激或者简单粗暴。只要善用以上“四招”,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的变态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7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